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生物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据资源调查,全市现有植物品种2 087个,其中栽培的有89科、1 249个品种。粮食作物2科、7种、453个品种,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等良种。经济作物有87科、288种、796个品种,其中蔬菜有26科、76种、282个品种,油菜、花生、甘蔗、桑树、黄麻、苎麻、水果、茶叶等的良种逐年增大。水果中柑桔占90%以上,品种主要有蜜桔、碰柑和锦橙,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红桔分布在市郊和南部。花生集中在中丘地带;甘蔗集中在沱江沿岸;茶叶集中在低山、中丘区;黄麻、苎麻集中在富顺县和荣县种植。林木有50科、164个品种,优势树种为马尾松、柏木、杉木、柳杉、湿地松、云南松,名贵林木有檀木、银杏、无核猕猴桃、红豆木和树蕨等珍稀品种,还有大头荣(马林光)是本地杂木中的优良树种。用材林占林地的68.92%,分布于西南低山和中丘区。草本植物有86个品种,藻类植物有7门、84属。在817个动物资源品种中,主要包括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家畜有猪、牛、羊、兔,家禽有鸡、鸭、鹅及家鸽,其中瓦滓猪、黑山羊、麻鸭等是地方良种。鱼类有8纲、7目、19科、76个品种,以草、鲢、鲫、青鱼四大类为主。目前,有的生物资源已形成规模生产,正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生产过渡,全市可建设13个类型的38个商品生产基地。
种养业中属名特优稀产品的,有荣县瓦滓黑猪、乌龙茶、兴津蜜桔、碰柑,富顺黑山羊及山羊板皮、麻鸭、中华倒刺鲃、长吻、岩原鲤、红黄麻,沿滩区大红袍红桔,大安区砂糖梨、韮黄、草编制品,贡井区白秆芹菜、白心柚子等。
自贡市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有宜林地10万公顷,已造林8.33万公顷,其中用材林2.58万公顷,蓄积木材56.51万立方米。珍稀树种有银杏、桢楠、红豆木、杜仲、黄柏、罗汉松、桂花、榕树、水杉等。香樟是自贡市的市树。在水果的139个品种中,有柑桔48个、梨19个、李7个、苹果8个、猕猴桃1个、龙眼7个。柑桔已栽0.33万公顷、360万株,占水果面积的91.6%。干果品种繁多,主要种植油茶,现有油茶0.29万公顷、800余万株,年产油茶籽1 000吨左右。

☚ (三)水资源   (五)农业生态环境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5 950种,占全省总数的59.5%,其中裸子植物45种,被子植物5 827种。全市森林覆盖率22.4%。属国家级保护树种有25种,占全省总数的30.3%。福宝、黄荆两大林区是亚热带同纬度至今保存较好的原始森林,被誉为地球上罕见的“亚热带阔叶林天然植物园”,已列入自然保护区。已查明的动物有548种,其中脊椎动物254种,占全省的23.6%。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13种,占全省列为全国保护动物总类的25.5%。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属国家二类保护的有小熊猫、林麝、马麝、豹、大貌、红腹角雉等6种;属国家三类保护的有岩羊、大灵猫、穿山甲、水獭、飞鼠等5种。

☚ (三)水资源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农作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作物品种有:粮食作物品种317个,其中水稻101个,玉米43个,小麦73个,红苕23个,葫豆12个,豌豆16个,黄豆13个。1990年粮食总产量239.03万吨。经济作物品种129个,其中棉花13个,油菜14个,1990年经济作物产值2.31亿元。饲料作物品种20个,有南瓜、燕麦等。
林业资源。有林地面积63.75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1.48%,其中用材林占33.3%,经济林占4.3%,竹林占0.4%,防护林占34.6%。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6 909万立方米,居全省第5位,但人均仅14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水平。林木蓄积量以针叶林为主,占64.2%,阔叶林占35.8%。主要树种50余科、近100属、300多种。
全市有天然草地65.76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2.39%。按每亩草场产鲜草300公斤计,每年可提供29.6亿公斤饲草,可负载标准牛单位31.18万头或山羊218.3万只。天然草地按国家制定的分类原则有9类,主要有高山草甸草地、亚高山草甸草地、山地灌木草地、农隙地附带草地。
动物种类繁多,既有畜禽饲养动物,又有野生珍贵动物,毛皮、革、羽用动物,渔猎动物,药用动物等。畜禽饲养动物有猪、牛、羊、兔、鸡、鸭、鹅、蜂、马、骡、驴等57个品种。1990年畜牧业产值4.59亿元,其中养殖3.32亿元,养禽0.68亿元。野生脊椎动物有260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黑颈鹤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华南虎、贝母鸡、鸳鸯、娃娃鱼等7种;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15种,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毛皮、革、羽动物有59种,药用动物有93种。
水产资源较丰富,仅涪江鱼类组成中,鲤鱼占44%,白甲鱼占8.6%,中华倒刺鲅占5.4%,鲫鱼占5.1%,鲶、翘咀红鲅各占5.4%,其它占29.9%。库、埝、塘和稻田养鱼发展较快。1990年养殖面积1.64万公顷,水产品总量达8 600多吨,产值1 451万元。
农业害虫天敌资源。全市有农作物害虫151种、病害76种、田间莠草111种、兽害2种,每年损失粮食约1亿公斤、棉花近50万公斤。森林病虫害有246种,受害面积13.33多万公顷。食虫食鼠等对农业和人们卫生保健有益的动物约99种。害虫的农作物天敌资源224种,其中昆虫165种,蜘蛛54种。

☚ (三)水资源   (五)农村能源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农作物资源方面:全市共有90类栽培作物,品种371个,按用途分为粮食、经济、蔬菜作物和绿肥饲料4大类,按植物分类可分为25个科、68个属近千个品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可以入药的“遂宁黑芝麻”、封建时代给皇帝进贡的“杨都坝大葫豆”、蓬溪上东的“七孔荷心”、蓬莱的脚板苕、驰名中外的菊花心白芷等。林业资源方面:有树木种类60科、137属、248种。其中属国家保护植物有水杉、攀枝花、苏佚、银杏、鹅掌楸、翠柏、红豆树等6种。经济林木以散生混交为主,油桐所占比重大,油橄榄次之,还有零星分布的乌桕、核桃、蓖麻、枳壳、杜仲、花椒、棕榈、板栗等。水果有11科、11属、23种、200多个品种(品系),柑桔主栽品种有红桔、锦橙、红毛橙、温州蜜桔、椪柑、柚、柠檬等,属于名特优的有沙田柚、蓬柚、牵牛山柚。落叶果树主栽品种有青苹、黄桃、梨类、李等。畜禽资源方面:主要畜禽品种35个,其中猪5个、牛9个、羊3个、兔4个、鸡5个、鸭6个、鹅1个、蜂2个。水产资源方面:鱼类有16科、89种。其中鲤科62种、科6种。被国家和省列为保护对象的有中华鲟、胭脂鱼、鳗鲡、长吻鮠、青波、白甲等6种。

☚ (三)水资源   (五)旅游资源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各种生物品种达3 500多个,且有较多名特优产品,但开发利用保护差,有的品种已退化,甚至绝迹。

☚ (三)水资源   (五)劳动力资源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1.农作物资源。种植业中,粮、棉、油、麻、丝、菜、糖、茶、烟、果、药、杂俱全,分属22科、72属、95种,上千个品种或组合。其中,利用耕地栽培的粮经作物分属8科、18属、20种,近900个品种或组合。由于内江地理和气候变化均不复杂,农作物资源在各区、县的分布大体相似。
2.林业资源。全市有宜林地14.53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10.89%。现有树种资源60科、119属、194种,以用材林、经济林、园林树木三类为主,其中还有银杏、香樟、楠木、红豆树等珍贵树种。现有活立木蓄积量200万立方米左右,以“四旁”树为主,占总蓄积量50%以上。经济林中以果树、桑树为主,还有部分油桐、油茶树等。水果品种很多,桔、橙、柚、苹果、梨、桃等都有,其中柑桔类分布最广,产量占水果总产量85%以上。柠檬类是内江水果开发的一大成就,主产于安岳,计有30万株,其产量约占全国的1/3。
3.畜禽资源。内江畜牧业开发较早,畜禽资源比较丰富。猪、牛、羊、马、驴、狗、兔、猫、蜂、鸡、鸭、鹅、鸽、鹌鹑等畜禽种类俱全,尤以内江猪种资源量大质优,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猪种之一,在区内的饲养面达到97%以上,全市6个区、县被列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除生猪外,隆昌白鹅因体大耐粗、羽白肉细而列为优良鹅种,隆昌县也因白鹅饲养量较大而被定为国家水禽开发基地。
4. 水产资源。内江水产资源有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数十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席草、茭白、芡实、莲藕、菱、茨菇等。水生动物以鱼为主,以沱江天然鱼类为代表,共有6目、15科、99种和引进鱼类20余种;其他水生动物还有淡水壳菜、田蚰、蚌类、虾、蟹、鳖、龟等。
5. 农业灾害天敌资源。内江粮经作物虫害有137种,病害29种,危害森林植物的害虫6目、44科、161种,病害83种。可利用的农作物害虫天敌有3纲、13目、64科、250种,多为捕食性天敌;防治森林植物的害虫天敌有8目、15科、50种。另有可利用的病原微生物1种。

☚ (三)水资源   (五)农村能源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全区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竹林等有林地及灌木林地38.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各类林木的活立木蓄积总量759万立方米。经济林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桐油、生漆、棕片、五倍子、棬子、水果、茶叶、蚕桑等,并有杜仲、黄柏、厚朴、玉兰等110多种药用树种,以及慈竹、方竹、毛竹、箭竹等几十个竹种。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大豆、葫豆、荞子等;经济作物有榨菜、油菜、花生、芝麻、烟叶、麻类、甘蔗等;水果园艺树木有柑桔、柚子、茶叶、蚕桑、桂元、梨、柿、枣等。据普查,全区有中(草)药材1 700多种,常用的321种,其中野生大宗品种有40余种。动物种类有26目71科,近300余种,饲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马、兔、鸡、鸭、鹅、蚕等种类。1991年,出栏肉猪204.9万头;“涪陵水牛”为全国良种之一,可向役乳兼用型发展;羊以皮肉型山羊为主,出栏6.2万只,其山羊皮质在外贸口岸享有声誉;养蚕33万张,产茧13.3万担,成为出口产品中的一大支柱。全区淡水鱼类有146种,约占四川鱼类种数的60%,珍稀名贵鱼类有中华鲟、长江鲟、长吻鲍、中华倒刺鲍等10多种;全区可养鱼水面6.66万公顷,另有江河捕捞水域1.33万公顷,已养鱼水面约0.24万公顷,其中水库利用100%,池塘利用90%以上,冬闲水田利用8%,加上溪沟江河年产成鱼307.95万公斤;此外,还有多种水生经济动物。

☚ (三)水资源   二、农业发展状况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1. 农作物资源。农作物资源有684种,3 178个品种。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洋芋、大豆、高粱、大麦等19种,942个品种。水稻栽培遍布各乡镇,总面积达30.95万公顷,杂交稻面积占93.9%,主要有汕优63、D优63等组合品种。小麦播种面积24.19万公顷,主要有绵阳11号、15号、20号等品种。玉米栽培面积13.99万公顷,以杂交组合为主,有中单2号、73单交等品种。红苕面积11.6万公顷,以徐薯18、宿芋1号为主要品种。洋芋面积6.59万公顷,有马尔科、东北洋芋等品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苎麻、烟叶、魔芋、黄花、茶叶等。油菜栽培面积8.29万公顷,主要品种有秦油2号、万油17、中油821等。花生面积1.31万公顷,主要品种有天府3号和6号。苎麻面积1.38万公顷,有线麻、薄皮麻、红皮小麻等品种,以南部各县主产。烟叶面积2.62万公顷,有红星1号、柳叶烟等11个品种。魔芋面积2 173公顷,主要分布于北部中、低山区。黄花面积1 000公顷,以渠县主产。茶园面积1.47万公顷,分布于北部山区和中南部平行岭谷,主要为川中小叶群体品种。
2.林业资源。达县地区为全省内地重点林区之一,有林业用地面积124万公顷,现有森林面积75.86万公顷,活立木蓄量2 765.3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54.19万公顷,蓄积量1 938.4万立方米。“四旁”树占地面积6.07万公顷,蓄积量298.2万立方米。林地分布,南北很不平衡,北部的通江、南江、万源、宣汉四县林地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64.4%,活立木蓄积量占67.1%。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仅占31.4%。用材林主要优势树种分布:马尾松占四成,栎类、柏树、杉木及软杂各占二成。
全区有经济林8.73万公顷,主要为油桐、漆树、油橄榄、木耳林等;有竹林2.19万公顷,慈竹、白夹竹分布较多,大径竹(楠竹、斑竹)有18 172万株。果树资源有柑桔、橙、柚、梨、桃、杏、苹果、葡萄、石榴、猕猴桃、板栗等23个种类,240多个品种,果园面积2.26万公顷。柑橘有锦橙、温州蜜桔、红橘等11个品种,面积1.7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各县。梨有苍溪雪梨、金川雪梨等品种,,面积0.2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各县。苹果有红元帅、红星、红冠等品种,面积0.1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北部各县。猕猴桃有中华、城口、草叶等9个品种,面积5.4万公顷,产于北部山区。
3.牧业资源。达县地区畜禽资源丰富,有猪、牛、羊、鸡、鸭、鹅、马、鹿、兔、蜂、鸽等几十种,以猪、牛、羊、禽为多。猪的品种有约克夏、长白、汉普夏等引进猪种,荣昌、内江等省内猪种,还有该区以青谷猪为代表的地方猪种。青谷猪属中熟、中型肉脂兼用山地型品种,它是通江青谷猪、达县庙猪、南江黑猪等本地良种猪的总称,具耐粗性好、适应性强、花板油多、肉味香浓等优点。牛的品种有西门塔尔、黑白花、海福特等引进牛种,有本地黄、水牛9个品种。其中宣汉黄牛是有名的地方良种,它主产于宣汉、万源、通江等县,属细致紧凑型品种,性情温驯,吃苦耐劳,反应灵敏,耕役力强,善于田间耕作和山地运输,同时是与引进牛杂交的好牛种。羊的品种有本地山羊、奶山羊、绵羊等,本地山羊占90%以上,南江黄羊和万源板角山羊是主要的优良地方种。禽类,鸡有14个品种,鸭有4个品种,鹅有2个品种,地方良种有旧院黑鸡、开江麻鸭、白鹅等。
4.水产资源。达县地区水产资源以鱼类为主。鱼类资源由土著鱼类和引养鱼类组成,共136种,分属20科,7个鱼类区系复合体,其中鲤科鱼类处绝对优势。养殖鱼类有鲤、鲢、鳙、草、团头鲂、革胡子鲶、鲫鱼等,鲢、鳙、草鱼是塘库养殖的主要品种。其它水产动物资源有水獭、鳖、龟、大鲵、青蛙、蚌、蟹、虾等。养殖品种有黄蟮、牛蛙、育珠的褶级蚌、三角帆蚌等。
5.野生动植物资源。达县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有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90种、两栖类1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豹、梅花鹿、白鹳、金雕、巨蜥、蟒等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穿山甲、石貂、金猫、鸢、苍鹰、花田鸡、虎纹蛙、彩臂金龟等44种;属省重点保护的有赤狐、董鸡、鸿雁、横斑锦蛇、岩原鲤等25种。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北部林区各县。
野生植物资源,有高等植物77科、300属、2 100余种,占全省种类的21%,其中属国家、省级保护的31种。

☚ (三)水资源   三、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1.农作物资源。雅安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油料、糖类、麻类、烟草、蔬菜等,栽培品种共790个。水稻是区内第一大粮食作物,1991年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7%,主栽品种有汕优63、汕优64、D优63、D优64、V优64等,平均亩产489公斤。玉米产量仅次于水稻,占粮食总产的33.4%,主栽品种有中单2号、七三单交、丹玉13、70-2X 300等,平均亩产343公斤。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的14.5%,主栽品种有川育12号、川育8号、绵阳19号等,平均亩产226公斤。薯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9%,以引种为主,平均亩产128公斤。豆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2%左右,主要品种有大豆、葫豆、豌豆、云豆等10余种,以大豆为主。经济作物大宗的只有油菜,1991年油菜籽产量2 013万公斤,平均亩产76公斤。
2.林业资源。据1990年统计,全区有林地5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3.68%,活立木总蓄积量7 420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人均占有5.4亩,人均活立木蓄积52.6立方米,均大大高于全国、全省水平,是全省林业基地之一。
(1)用材林。用材林是雅安地区最大的林种,面积21.7万公顷,林分蓄积3 082万立方米。其特点有四:
❶天然林比重大,天然林与人工林之比约为5:1;
❷成过熟林畸重,面积、蓄积占用材林总量的80%和90%左右;
❸成过熟林多分布在海拔2 000米以上的地带;
❹蓄积量较高,亩均达9.4立方米。
用材林大多分布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的边远高山及河流发源地带。用材林树种以优势树种划分,按蓄积量大小依次为冷杉、云杉、软阔、栎类、硬阔、桦木、马尾松、云南松、杂木、杉木。珍稀树种主要在青衣江流域,有分布于1 500米以下的银杏、红豆树、楠木等;分布于1 500—2 300米的珙桐、连香树、木瓜红等;分布于2 300—2 700米的红豆杉等;以及大渡河流域分布于2 000—3 200米的麦吊杉。
(2)经济林。经济林木有水果、干果、茶叶、油桐、油茶、漆树、棕树、桑树、花椒等种类,其中以水果、茶叶、桑树、花椒为主。
水果有1.6万公顷、1 930万株,1991年产量3 114万公斤。主要树种有梨、苹果、柑橘等,主要分布在汉源、名山、雅安、石棉等县(市)。汉源金花梨、黄果柑品质优良,在全省评比中名列前茅,现正通过新栽培和高枝换头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
茶叶共8 667公顷,总产760万公斤(其中粗茶511万公斤、细茶249万公斤),主要分布在青衣江流域的雅安、名山、荥经、天全、芦山5县(市),面积占全区的95%、产量占98%。该地区种茶历史上溯至西汉,自唐始就有名茶入贡,唐、宋以后名山所产蒙顶山“仙茶”已名扬四海,明、清时蒙山茶形成以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等为代表的名茶系列产品。近几年来,全区有20多个产品获世界金奖和国优、部优、省优称号。同时,雅安地区所产南路边茶以其质优量多居全川之首,团结牌“康砖”、“金兴”边茶获部优产品奖。全区茶叶发展趋势是稳定粗茶、增加细茶,名、优、高档茶品种增多,产量上升。
桑树有8 333公顷、2.5亿株,1991年蚕茧产量58万公斤,主要分布在名山、雅安、石棉等县(市)。“雅周桑”以其枝条繁殖、当年扦插、当年见效的独特种性和经济价值,已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
花椒有4 533公顷、2 750万株,1990年产量26万公斤,主要分布在汉源县。汉源花椒以其油重粒大、色泽鲜艳、芳香浓郁的特点远近闻名,历史上就有“贡椒”美誉。近年来,“黎红牌”花椒油、麻辣酱被评为部、省优产品,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获铜奖、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获银奖。花椒、椒油、麻辣酱均畅销省内外。
3. 畜禽资源。全区生猪主要品种有地方良种雅南猪、汉源黑猪和引进种长白猪、杜洛克、内江猪等。雅南猪具有体型较大、耐粗饲、育肥性好、增重快、屠宰率高、肉质好等特点,已载人《中国猪种》。1991年末生猪存栏99.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6.3万头;肉猪出栏90.4万头;猪肉产量6 651万公斤。大牲畜主要有牛(黄牛、水牛、犏牦牛,以黄牛为主),马、驴、骡;羊有山羊、绵羊。荥经黄牛具有体魄强健、耐粗饲、抗病力和役用力强、性成熟早、出肉率高、肉质上乘等特点,已列为四川地方良种黄牛。1991年末,全区大牲畜存栏14.4万头(其中牛12.9万头),羊存栏11.7万只,牛羊肉产量87万公斤,牛羊奶产量450万公斤。小家畜主要是长毛兔,1991年饲养量为18.5万只,产毛11.8万公斤,是全省长毛兔基地之一。小家禽主要有鸡、鸭、鹅,1991年出栏数463万只,禽蛋产量507万公斤。
4. 水产资源。全区江河鱼类集中于青衣江、大渡河,已查明鱼类有87种,约占全省鱼类种数的40%,其中鲤科有50种,为该区鱼类的主要成分。主要经济鱼类有雅鱼(学名裂腹鱼)、猫子鱼(虎甲鱼)、清泼、东坡墨鱼、岩鲤巴等,常年捕捞量25万公斤以上,其中雅鱼以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名闻全省。养殖鱼类有20种,主要是鲤科,1991年养殖水面0.17万公顷,水产品产量324万公斤。
5. 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区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仅资源动物就有289种(其中兽类77种、鸟类140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4种、鱼类42种),占全省总数的52%。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熊猫、羚牛、金丝猴、白唇鹿、华南虎、黑颈鹤等6种,占全省总数的55%,主要分布于宝兴、天全、芦山、石棉、荥经、名山、雅安等县(市),其中宝兴县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为国家提供大熊猫110多只。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小熊猫、白臀鹿、水鹿、金猫、雪豹、毛冠鹿、云豹、金钱豹、猕猴、短猴、猞猁、马麝、林麝、藏马鸡、红腹角雉、绿尾虹雉、大鲵等17种,约占全省总数的60%,主要分布在宝兴、天全、芦山、雅安、石棉等县(市)。
全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藏量大。珍稀植物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桫椤、珙桐2种,占全省总数的一半;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峨眉含笑、木瓜红、香果树、杜仲6种,占全省总数的19.5%,主要分布于雅安、天全、荥经、宝兴、名山等县(市)。药用植物已查明较常见的有1 200种以上,约占全省已知种类的40%,其中蕴藏量在万斤以上的120多种,常年收购量在万斤以上的30余种,属于四川土贡药材的有当归、厚朴、羌活、白蜡、天冬等品种,地道药材有川中膝、天麻、雅莲等品种。1990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公顷,产量300万公斤,是全省川药主要产区之一。

☚ (三)水资源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

(四)生物资源

(四)生物资源

本州受印度洋季风与太平洋季风双重作用,纬度较低,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为多种生物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栽培植物资源有39种,共1 693个品种。其中,水稻品种约800个、陆稻252个,玉米品种180个,小麦品种300个,大麦16个,燕麦1个,红薯21个,洋芋9个,大豆品种91个,蚕豆 13个。经济作物中甘蔗14个,油菜60个,花生7个,芝麻5个,麻类14个,茶叶18个,芭蕉芋2个。水果种类多,大宗的有芭蕉、香蕉、柑桔、橙类、苹果、梨、李、桃、柿几十种,一年四季均有水果上市。
蔬菜作物,全州品种100多个,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春菜,解决了淡季供应问题。
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乔、灌木等植物共有150科、375属、760多种。州内森林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森林只占总面积1/3。如西北部为云南松林区;东北部为马尾松、柏木林林区;东南部为常绿阔叶林区;中部为云南松、杉、楸、泡桐林区。经济林有油桐、油茶、核桃、木棉、板栗、乌桕、棕榈等。州内南北盘江沿岸和龙头大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内外濒于绝灭的珍稀树种20余种。花卉观赏树种在自治州内广为分布,分为针叶、阔叶和特种树类,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畜牧草种资源,大牲畜以牛为主,有黄牛、水牛两种;马次之。由于条件优越,户均饲养在1. 5头(匹)以上。猪以本地良种西南型“乌金猪”为主,同时引进内江、荣昌、苏白、长白、约克夏、巴克夏与本地猪杂交。目前杂交猪约占80%。羊以山羊为主,有少量绵羊。禽类以鸡为主,兼养鸭、鹅。鱼类有五六十种。牧草品种400多种,其中,禾本科占70%,豆科占17%,莎草科占13%。
中药材资源有1 770种,其中,植物药1 752种;动物药13种,矿物药5种。

☚ (三)水资源   (五)矿产资源 ☛
000133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