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烟叶加工
新中国成立前, 陕西仅有一些小卷烟厂, 1949年仅产卷烟200余箱。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省内卷烟工业迅速发展, 1950—1979年, 年均生产卷烟6.69万箱。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卷烟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省政府从建立烤烟生产基地、推广科学卷烟人手, 使全省烤烟产量不断增长, 质量不断提高, 省内烟厂使用省产烤烟比重不断扩大。1984年,全省共有烟厂45个, 当年加工卷烟55.5万箱, 总产值2.6亿元, 实现利税1.7亿元。1995年, 全省共有烟厂10个 (含2个分厂, 2个地方厂), 年生产能力200万箱, 当年实产134万箱, 总产值29.7亿元, 利润总额21 365万元。
1978年, 省上在咸阳兴建陕西烤烟复烤厂, 1983年建成投产。面积14.2万平方米, 年复烤能力3万吨, 固定资产1 500万元。投产十多年来, 产品行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家卷烟厂。“八五”期间, 国家又投资2 800万元, 在该厂建成一条加工能力1.5万吨的打叶复烤线,使其成为陕西出口烟叶的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