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强化企业管理职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强化企业管理职能

(四)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强化企业管理职能

由于长期来企业受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受“投资按预算拨款,利润按规定上交,亏损由国家补贴”的财务管理;受“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检验,统一购销,统一管理”的物资供销管理;形成“统得太死,包得过多”等弊端,加上长期来执行“党委领导下的场(厂)长分工负责制”形成了“党政不分”、“党委包揽过多”等与企业管理不协调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打破旧的经营管理格局,建立新的经营管理框架,给企业带来蓬勃生机和创造活力。
1.改革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80年代前,农垦的计划没有指令性和指导性之分,计划下达后,都作为指令性贯彻执行。从1984年起,将指令性计划缩减为7项:橡胶开荒、更新、定植、到达面积、干胶产量、造林面积、林木采伐等。同时,放宽产品销售政策,农场在完成计划任务后,超产胶可以自行处理。其他生产计划逐步向合同过渡。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除国家预算内投资,纳入国家信贷计划的基建拨款、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借款安排的基建、以及投资总规模作为指令性外,其余均为指导性计划。
转变计划管理职能。省农垦总局和管理局两级计划部门,随着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转向为企业提供信息,帮助企业沟通渠道,用足用活政策;帮助企业广开资金来源;帮助企业搞好重点项目建设的咨询、评估、审批。
2. 改革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投资做法。发展成为企业自筹、主管部门自筹、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和拨改贷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利用率。
3. 改革物资供销管理,建立多渠道、少环节的物资供销网络。1986年以后,除计划内物资外,允许打破行政体系的层次、区划界限,在农场同供销贸易企业之间、各农场之间,按需求建立购销渠道。垦区内部供应农场生产物资的工厂,可在厂、场之间,建立直供关系,减少流通环节和费用。三机配件的供应,采取由供销公司同地点适宜的机修厂或农场联营设供销点,逐步向敝开供应过渡。
4. 普遍推行场(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确定了场(厂)长、经理在企业中生产经营管理和行政指挥的中心地位,强化了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企业党委从包揽日常事务的“ 一元化”领导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转向保证监督,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起核心作用,支持场(厂)长、经理负责全面领导责任。同时,建立和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

☚ (三)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工商运建综合经营   (五)改革单一国营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
000121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