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革教育体制
早在1987年,四川就在体改县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改革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同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在加强对教育工作领导,健全管理机构,搞好学校内部管理的条件下,下放管理权,建立分级管理体制,根据教育发展需要,由县、乡镇和村分级负责,共同管理,动员全社会力量办学。并下放人事管理权,改变过去学校干部由县上统管的体制,实行一级管一级。同时,下放经费管理权,对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由县切块下达到区乡财政,包干基数,一定3年不变,超收不补,节约留用,今后发展教育所需经费由县和乡镇共同筹措。
涪陵、仁寿等县(市),通过调整教育结构,将一些普通中学转为职业技术学校,并在物资、资金和实验用地等方面提供支持,根据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特点,走联合办学的道路,既发挥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又鼓励党政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办学,采取委培、代培等方式,开辟培养人才的多种渠道。还把成人教育纳入教育计划,大力发展农技校、广播电视教育和开展岗位培训,形成从县到基层的办学体系,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业务技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