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实施科技兴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实施科技兴农

(四)实施科技兴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黑龙江省自1990年到1995年由于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方案,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1)把“科技兴农”纳入农村工作主干线, 全省上下形成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1990年初, 省委确定“科技兴农”是“科技兴省” 的突破口, 省政府下发了《黑龙江省科技兴农实施方案》, 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为组长的科技兴农领导小组, 并设立了办事机构——科技兴农办公室。各市县都成立了科技兴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科技兴农方案, 把科技兴农纳入了农村工作主干线, 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 保证了科技兴农方案的顺利实施。
(2) 以科技兴粮为重点, 因地制宜地抓住各自突破粮食生产徘徊的主攻主向。在实践中,全省各地总结推广了各自主产作物的模式化栽培高产经验。玉米主产区普遍采用了“良种、密植、催芽、坐水、早种、晚收、深松、大肥”的16字耕作法;麦豆主产区总结推广了小麦“伏秋整地、良种足肥、抢早细种、连片密植”和大豆“良种匀植、双肥深施、防治病虫、不重不迎”以及精量点播、垄体深松、分层施肥等技术;水稻生产普遍推广旱育稀植和抛秧等技术。
(3) 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骨干作用。据统计, 1990年到1995年全省每年有1.8万名科技人员投入到科技兴农活动之中, 其中60%坚持在第一线蹲点。省直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深入到基层的科技人员达1 300多人, 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4) 开展以技术集团承包为主的高产攻关, 实行试验、示范、推广一条龙。1995年全省推出15项农业技术, 落实丰收计划面积226.7万公顷, 农业技术集团承包面积70.7万公顷, 在65个县 (市) 118个乡镇建立了 “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农业先进技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具有突破意义的玉米大垄双行覆膜和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面积扩大到33.3万公顷; 水稻旱育稀植55.4万公顷, 超稀植17.4万公顷, 比1994年分别增加2.1万公顷、7.8万公顷; 大豆垄三栽培166.7万公顷, 增加13.3万公顷; 小麦模式化栽培80万公顷, 增加20万公顷; 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生物制剂、药剂拌种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有新突破。宾县采取 “立体通透栽培法”种植666.7公顷玉米, 每公顷产量1 500公斤; 海林市在水稻生产中应用稀植机播深施肥技术, 施肥量减少40%,单产提高20%, 每公顷效益增加2 400元; 肇州县搞麦麻地伏栽复种3 333.3公顷, 占麦麻地面积的41%, 仅此一项, 全县平均每户增收400元。畜牧业重点推广了生猪直线育肥、奶牛群体高产、肉牛集中育肥、羊的毛肉增产、鸡的肉蛋增产等5项综合技术, 还对经济效益高的绒山羊、优质肉牛进行了引进开发。水产业大力推广驯化养鱼等实用高产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5) 科技兴农向全方位起步运行, 突出抓了系列化的全程服务。在狠抓以科技兴农为重点的同时, 还比较广泛地开展了科技兴村活动, 特别是科技兴牧和科技兴渔等进展比较扎实。
(6) 抓好全员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科技兴农中, 注意抓好技术培训工作, 把教育、科技、生产结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 1990年到1995年全省每年科技培训达500多万人次, 平均每个农户有1人学习了农业科学技术。另外, 全省有10多万人参加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 还有3万人获得绿色证书。各地还利用 “科技之冬”、“科技大集”、“高产大王宣讲团”等多种形势培训农民, 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7) 集中力量抓好贫困县的科技兴农工作, 依靠科技扶贫, 脱贫致富。
(8) 省直各部门自觉地向农业倾斜, 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兴农服务。如省人事系统、省农行系统、省计委、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省财政厅等部门, 积极为科技兴农解决资金、人才和物资等困难, 有效地保证了科技兴农工作的深入开展。

☚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实行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
000079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