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完善以水利为主体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农业减灾抗灾能力 (四) 完善以水利为主体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农业减灾抗灾能力(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进行杭嘉湖圩区治理,中低产田改造,海涂围垦及红黄壤开发,以及大中型水库和江河堤坝的加固修理;抓好三江两溪 (钱塘江、曹娥江、浦阳江、东苕溪、西苕溪)防洪工程,海塘(杭嘉湖平原、温黄平原、萧绍平原)治涝工程;三片(温州、宁波、舟山)供水工程;金衢灌溉工程、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钱塘江北岸标准塘工程、钱塘江标准江堤工程、浙东标准塘工程和江山碗窑水库、永宁江治理工程等。预计“九五”和到2010年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需163.2亿元,其中中央拨款贷款36.6亿元,地方自筹126亿元。完成以上计划,全省防洪、除涝、御潮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可稳定在1 40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从1994年的86%上升到2000年的88. 9%,农业用水稳定在155亿立方米。大力开发中小水电资源,全省可供开发的电量125亿度,“八五”期末已开发装机95万千瓦,年发电量23亿度。“九五”和2010年中小水电站建设投资28亿元和56亿元,中小型水电装机42万千瓦和90万千瓦,年新增发电量10亿千瓦时和23亿千瓦时。 (2) 加强农村公路、机耕路、通讯以及海岛、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省43 418个村委会,通电话数从1994年的26 127个提高到2000年的42 078个,年增加11%; 自来水受益村从现有的26 988个增加到37 852个,年增加7%;汽车村从目前的30 496个增加到40 810个,年增加6%。渔港建设要完成一级群众渔港6个,二级群众渔港10个。 ☚ (三) 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资体系,切实保障农业的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五)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全方位推进科技兴农 ☛ 00023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