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从农业合作化以后,全县多年坚持治水改土的农田基本建设。但处于边建设边破坏的状况,收效甚微。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主要依靠劳动积累工,坚持大干农田水利建设,使农业发展后劲逐渐增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种植绿肥培肥地力,用石灰改良土壤减轻酸性,开挖排涝沟降低地下水位,改建土、石埂台地保土蓄水,修建河沟堤、引水堰沟、蓄水池塘和水库等。全县“八五”期间新增库容161万立方米,新建石埂台地4 297公顷,改造低产田地7万公顷。农田水利化程度1997年达到14.7%。
镇雄县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见表11-3-5。
表11-3-5 镇雄县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 项 目 | 单 位 | 1978年 | 1999年 | 1999年比1978年 |
农业总产值 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牧业产值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8 384 6 972 332 1 080 | 92 149 60 094 3 248 28 756 | +10.0倍 +7.6倍 +8.8倍 +25.6倍 |
| 渔业产值 | 万元 | — | 51 | — |
粮食产量 油料产量 烤烟产量 茶叶产量 水果产量 猪牛羊肉产量 财政收入 |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万元 | 182 657 670 8 213 30 84 4 764 900 | 270 386 1 860 21 720 44 1 166 36 766 6 100 | +48.0% +1.8倍 +1.6倍 +46.7% +12.9倍 +6.7倍 +5.8倍 |
|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 | 万元 | — | 92 649 | —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30 | 725 | +23.2倍 |
注:农业总产值及其增长率按当年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