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形气候复杂多样
福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显著。闽西北、闽中两大山带构成了两起两落的大地形分布格局,削弱了冬季南下冷空气的强度,夏季迫使暖湿气流动力抬升,从而增加降水,所以福建热量、水分均比江西同纬度地区优越。福州以南的沿海地区加以海洋调节等原因,光热资源更为丰富,越冬热量条件优越,成为全国南亚热带分布纬度最高的地区。
由于山带的支脉纵横切割,形成各种地形,其局部地区小气候更是千姿百态。在山带的两侧,气温、降水、风和干旱、寒、冻、台风等灾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山地本身所形成的复杂的中小地形,使气候变得温和,而迎风坡对冷空气的滞留作用,使气候变得比周围要冷;夏季,山地对暖空气的抬举作用,使山区向风坡常为多雨区,且以雷阵雨为主,背风坡又常为高温中心。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带热量充足。隘道处风速会猛烈加强,凸地形昼夜温差小,风速大;凹地形昼夜温差大,风速小。沿海平原气温高、湿度大、雨水少。
地形气候的种种差异,导致各地农事季节的差别甚大。但又为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