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商业、旅游服务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商业、旅游服务业

(四)商业、旅游服务业

1.商业。云南农垦商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场初期至1970年为第一阶段,特点是:当地商业部门在农场设立营业门市部或代销店,负责提供商品和资金,营业利润归地方商业部门所有,农场提供经营场所和从业人员,对商店没有经营自主权。第二阶段从1971—1980年,这一阶段商业体制比较混乱,1970年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后,建立了“军人服务社”,原有商店,部分由地方收回,部分由兵团接管,套用军队编制;1974年恢复农垦体制后,农场商业也没有统一模式。第三阶段从1980年至今,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形成农工商一条龙,商业形成了独立的流通渠道。自1980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农工商联合企业”后,农垦商业作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一是总局、分局及各农场纷纷成立商业公司,兴建商业楼或商场,扩大经营规模,对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实行统一经营,为农场和地方服务,经营品种上千种。农场场部所在地形成了小城镇,成为商业和农贸集市的贸易中心;二是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国营、集体、联营、私营一起上,打破了单一的国营经济结构;三是对国有商业企业全面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职工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挂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至1999年,有商业网点74个,从业人员863人,销售额和营业收入42 958万元,全年纳税898.5万元。
2.旅游餐饮服务业。据统计,70年代末,垦区各级共有招待所150余个,设施简陋,任务主要是为农场会议服务或接待上级机关的出差人员。进入80年代后,农场开始大规模投资改造或新建招待所,条件较好的农场建盖宾馆,实行对外营业。进入90年代后,在云南省政府关于把云南建成旅游大省的决策推动下,农垦抓住机遇,以在昆明的三叶饭店为基础,于1992年成立云南农垦旅游总公司,一次性投资上千万元,将三叶饭店改造成为二星级宾馆,并成立了绿色旅行社,集吃、住、行、游、购为一体,成为全系统旅游业的龙头。同年西双版纳农垦分局又在国家重点旅游区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成立了绿桥旅游开发公司,投资750万元,将原招待所改造为绿桥饭店(二星级),并成立绿桥旅行社、绿桥旅游汽车公司、商行等配套服务机构。部分农场也投资在昆明、景洪、思茅、瑞丽、丘北普者黑等旅游热区城市和风景区建成上档次的旅游设施和三星、四星级豪华宾馆,初步形成了旅游服务网络,外联邻国缅甸、老挝等国际旅游线路,积极拓展旅游业务。与旅游业相结合,餐饮服务业迅速发展。至1999年,垦区有餐饮业营业单位8个,从业人员82人,总营业额881.52万元,纳税4.87万元,获利润12.16万元。
3.对外贸易。垦区外贸出口始于1988年,出口商品总额1 041万元,其中工业品1 006万元,农产品35万元,出口的主要产品有咖啡、红茶、绿茶、布面胶鞋。1999年出口额达到7 318.2万元,出口主要产品为咖啡粉、精制茶、金属硅。产品主要靠云南省相应专业进出口公司代理出口。从1990年开始,垦区农场利用地处国家级(5个)和省级(8个)边境口岸的区位优势,参与投资建设贸易口岸的基础设施,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省内外货源,进行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1999年有边贸企业7个,从业人员112人。

☚ (三)建筑业、运输业   三、改革开拓 ☛
000005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