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增多, 需广辟就业渠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增多, 需广辟就业渠道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增多, 需广辟就业渠道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困难, 必须妥善安置。
1.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降低
。近几年,城镇工商企业改革不断加大力度, 逐步落实到位, 企业职工就业结构出现大的调整, 大多数下岗职工在选择再就业岗位时, 趋于理性和成熟, 不仅大量进入城镇内部一些原不愿甚至不屑从事的小商小贩和苦、累、脏等非技术性职业工种, 而且开始涉足农业开发经营, 与农村劳动力竞争就业岗位。与此同时, 城乡融合, 一些原对农村劳动力封闭的城镇就业岗位也开始逐步对农村劳动力开放, 允许有资金、技术优势的农村劳动力参与竞争。因此,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全方位进入城镇可以进入的就业岗位。
2.新辟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需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农村劳动力就地向农业深度圩发和广度开发, 及非农产业转移, 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价格、费用的上升, 乡镇企业特别是农村工业新辟就业岗位成本大幅度提高。湖南省乡镇企业人均资金占用额由1985年的1 700元上升到1995年的5 000元, 提高了2.9倍。随着农村工业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新增就业岗位成本还将大幅度增加。同时, 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开发增加的就业岗位成本也逐年有所增加。据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测算, 1989年开垦1亩荒地, 投入700多元, 1993年升到1 000元, 如按世界银行规定标准, 则需1 500~1 800元。新辟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 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 光靠政府和农民, 显然不够, 必须制订优惠政策, 创造有利条件, 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3.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现代化经济发展, 是一个以 “知识经济” 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时代, 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只有高素质的劳动力,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才会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因此, 大力培训农村劳动力,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是湖南农村劳动力参与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竞争,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 (三)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 就业压力增大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 ☛
000135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