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农村人口素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农村人口素质

(四)农村人口素质

1.身体素质。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过去威胁人口生命的一些地方病和流行病基本得到控制, 农村人口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死亡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7%下降并稳定到1995年的0.53%。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据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测算, 全省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5~70岁, 比新中国成立前提高近1.5倍。截至1995年末估算, 全省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38.1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
随着妇幼保健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少年儿童的健康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据1987年儿童抽样调查结果, 在0~5岁儿童中, 有60.2%的人接种过卡介苗, 有82.5%的儿童接种过麻疹疫苗, 两项数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0~14岁中, 除去先天畸型和后天致残因素, 基本健康的儿童达95%以上。据1995年妇幼抽样调查, 孕产妇和儿童两个保健管理率达到80%以上; 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68%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到3.02%, 比1994年下降1%;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4.2/10万, 比1994年下降5%; 新生婴儿破伤风发病率在0.1%以下, 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此外, 全省农村人口残疾率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1987年残疾人口抽样调查, 农村人口中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精神病和综合残疾人定性率为3.8%, 是全国定性率最低的省份之一。
2.文化素质。新中国成立前, 黑龙江地区农村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1962年, 全省农村设有427所中学校,在校学生达7.4万人, 小学校有13 500所, 在校学生为176万人。中小学生数183.4万人, 仅占农村人口的15.7%。1995年, 全省基础教育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强化政府行为,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省农村普通中学、农职中学已发展到1 499所, 平均每个乡镇有1.3所中学或农职中学, 实现了乡乡、镇镇都有中学, 在校学生数达72.9万人,平均每万个农村人口中有358.4名在校中学生; 小学校已发到14 786所, 平均每个行政村有1.01所小学校, 实现了村村都有小学校,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 基本普及了农村初等教育。1995年, 农村三残儿童少年综合入学率达到98.4%, 基本普及了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一般文盲率不断降低, 1990年农村15岁以上的不识字或初识字的文盲半文盲人口为245.2万人, 一般文盲率为19.02%, 其中妇女的文化程度最低, 文盲的比重较高。1995年, 全省农村各地共组织17.91万人参加扫盲学习; 7.88万脱盲人员进入业余小学班学习; 8.78万脱盲人员进入读书读报组学习。1995年经省或市 (地)代省检查验收, 批准哈尔滨市、阿城市、省国营农场总局等45个县为“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 这些单位的青壮年文盲率已下降到1%以下。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1990年农村人口中的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占72.7%, 比1982年的62.69%提高16.5%。1995年, 全省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青壮年农民达656.19万人次, 其中农村知识青年达239.57人次。在此基础上, 各地还加强了专业化培训力度。1995年, 全省共培训农村专业化人员94.87万人, 乡企职工8.34万人,农村基层干5.89万人, “绿色证书”教育试点5.65万人。

☚ (三)农村人口构成   二、农村劳动力 ☛
000070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