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寒潮和霜冻
1.寒潮。在10月份至下年4月份期间,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超过7℃或48小时降温超过9℃,且日最低气温小于5℃,即为寒潮。天津市的寒潮20世纪20年代较重,50年代、70年代较轻。80年代以来寒潮活动减少,但强度有所增加。寒潮最早出现在10月15日(1957年),最晚结束为4月23日(1979年)。11月中旬和4月上旬是寒潮活动较多时期,个别年份没有出现寒潮,如1989—1990年度。这与80年代以来天津市气温普遍升高不无联系。寒潮的活动范围往往较大,地理差异不很明显。
2.霜冻。霜冻是指春秋季节日平均气温高于0℃时,夜间或清晨出现的足以使植物遭受冻害或死亡的短时低温天气。霜冻和霜没有必然的联系。霜冻分早霜冻和晚霜冻。早霜冻出现在秋季,主要影响秋菜、甘薯、棉花;发生在春季的叫晚霜冻,对小麦、蔬菜、果树都有影响。
天津市早霜冻平均在10月中、下旬出现。北部的蓟县、宝坻县较早,市区以南较晚。最早的初霜冻是9月28日(蓟县,1968年),最晚的是11月16日(塘沽区1954年)。晚霜冻平均4月上、中旬结束,最早3月13日(塘沽区,1959年),最晚5月16日(武清县,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