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农村改革开放后,劳动生产方式由集中变为分散,党员流动性加大,出现了党员活动难开展、作用难衡量的问题。天津农村各级党组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❶在党员中实行了目标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增加党员的责任感,通过实行目标管理,使党员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找到发挥作用的位置,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在农村党员中又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群共富小组、“双带活动”等,收到了很好效果。
❷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外出做工、经商、搞劳务等日渐增多的情况,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集体外出有固定地点的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 党员个人外出半年以上地点固定的转移正式组织关系; 地点不固定的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定期向所在党支部汇报思想,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并将平时表现情况与年终评议考核与党员评议紧密结合。
❸加强党员的教育,区县各级党组织以党日活动和集中轮训为主要形式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使农村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截止1997年底,全市农村共建立党群共富小组13 553个,党员责任区15 935个,92%有活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参加了联系户活动,共联系农户22万多户,有13 969名党员受到基层党委以上党组织的表彰。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青年农民对加入党组织的要求淡漠,造成青年党员数量减少。为扭转这种局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变“等上门” 为 “领进门”,扩大申请入党人队伍。1994年农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建设以来,为改善新党员队伍的结构,市委把发展有文化的青年农民入党作为重点,对新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妇女比例和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区县委,从而遏制了青年党员绝对数下降的情况,保证了发展党员工作按中央提出的 “十六字”方针健康开展,使农村新党员的数量迅速增加,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截止1997年底,全市共有乡镇辖党员162 910名,其中35岁以下的29 487名,初中以上文化的100 421名,分别占乡镇辖党员总数的18.1和60%,申请入党人数累计达到59 7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