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云南农业其他优势项目
作为“花卉之乡”,云南的花卉生产近几年来发展迅速,1999年鲜花种植面积1 729公顷,鲜切花总产量11.02亿枝,占全国产量的1/3以上,均居全国第1位,总产值4.74亿元,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及出口基地。
冬春早熟蔬菜具有“一早二好”的优势,十多年来一直调供省外。1997年种植2.4万公顷,产量75万吨,其中39万吨运销省外国外市场。
咖啡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南地区,因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栽培技术,品质优良。1999年种植2.09万公顷,产咖啡豆8 366吨,在全国和西部均居第1位,是全国最重要的咖啡生产基地。
天然香料植物共有400多种,居国内首位,已开发利用30多种。1999年种植11 680公顷,产量563.7吨,在全国和西部均居第1位。
作为“药材宝库”,中药材遍及全省,已发现的品种有5000多种,居全国之冠。其中三七、云木香、砂仁、苏木、血竭等品种年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有50多种药材不仅自给有余,还调供全国和出口。
云南省的农业经过近50年,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21世纪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方针政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农村的行动纲领,为实现云南农业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1998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六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10年云南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基本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以上,粮食实现自求平衡,主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农村实现小康。”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七次全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入开展农业科技革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村小康,进而实现云南农业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