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名特优产品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名特优产品资源

(八)名特优产品资源

1.夹沟香稻。产于宿县夹沟区五柳乡镇头寺附近。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已有种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作为贡米。夹沟香稻,米粒椭圆,色如汉玉,微泛青光,用米煮饭,散发清香,浓郁宜人;用做米粥,更是清香扑鼻。近年宿州市农业局又培育出“夹香一号”早熟香糯和“夹香二号”中粳香稻,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总产500多万千克。
2.皖油410号。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品种。1982年,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1985年和1986年分别通过安徽、河南两省品种审定。在国家、省级有关各项试验中,其产量、抗性、品质均居参试低芥酸品种前列,现已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低芥酸油菜品种之一。属甘蓝型半冬性弱感光类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4~235天,一般公顷产1 875~2 250千克。具有抗旱耐寒特性,中抗菌核病。种子含油量42.6%,芥酸含量为零,油酸59.6%~63.2%,亚油酸19.3%~23.1%。
3.明绿。全称“明光绿豆”,主产地集中在明光市而得名。明绿历史悠久,该市培育的“明绿1号”新品种已成为当家品种。全生育期90~100天,一般公顷产1 500千克。明绿粒大皮薄、色泽晶莹、汤清易烂、香味淳正,含蛋白质23.53%,碳水化合物51.75%,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出口标准。
4.青阳白麻。亦称“青阳苎麻”,主要产地青阳县。白麻纤维坚韧,洁白细长,富有光泽,热传导率高,吸收水分多,散发速度快,不受霉腐虫蛀,强力高而不易伸长,又具有不皱不缩、染色鲜艳而不易褪色等特性,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青阳白麻”纤维支数在1 600支以上,含胶少而柔软,在国内外市场上声誉甚高。
5.六安大麻。主要产于淠河两岸。六安县种植大麻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产量高,品质优良,驰名全国,素有“大麻之乡”的美称。大麻皮纤维长而坚韧,为轻纺、卷烟、造纸等轻工业原料;其籽油脂含量高,可食用,又可作油漆、化工、医药原料;其仁儿性平,味甘,可入药;油粕可作饲料。近年来,种植面积已达6.88千公顷,年总产量达1万吨。
6.涡阳苔干。产于涡阳县义门的涡河沿岸,已有200多年历史。“涡阳苔干”是用莴笋(又名苔菜)的肉质茎,经加工晒干而制成的干菜。经水发泡后,仍具有翠绿、清香、鲜嫩、响脆、爽口的品质,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以及糖、蛋白质、叶绿素、维生素、胡萝卜素、铁、钙、磷、果胶等,食疗价值较高。
7.问政贡笋。产于歙县城东问政山,有“问政山笋甲天下”之说。其笋肉白晰,质地脆嫩,手指掐捏即能溢水。一支新出土的大笋,如失手堕地,即刻粉碎,汁水飞溅。煮于锅中,清香四溢;食于口中,鲜美无渣。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C等,为竹笋之上品。
8.太和香椿。安徽著名特产,产于太和县。产品芽头鲜嫩、色泽油光、肉质肥厚、清脆无渣、香气浓郁,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铁、钙、钾等。“太和香椿”有9个品种,其中以黑油椿、红油椿、青油椿3个品种为优。黑油椿最佳,约占总面积的40%。经腌制后,原头不散,香气如故,食之无渣,经久不变质。
9.砀山酥梨。产于砀山县黄河故道及其支流两岸。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砀山酥梨”果实硕大,黄亮美观,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入口无渣,酥梨亦因之得名。品种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及伏酥等,以金盖酥品质最佳。
10.萧县葡萄。萧县生产葡萄已有1 000多年历史。1980年后,全县葡萄园已增加到近千公顷,年总产量达600万千克。“萧县葡萄”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萧县葡萄的1/3供应市场,2/3用于制罐及酿酒。葡萄酒的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酒质清亮透明,柔和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浓郁的葡萄果香和陈酒的醇香。1984年, “双喜牌”白葡萄酒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双喜牌”红葡萄酒被评为轻工部部优产品。
11.怀远石榴。产于怀远荆、涂二山。怀远石榴以籽粒大、浆液多、皮薄色好、甘甜耐贮而著名。现有品种13种,分白花、红花两大类。全国石榴5大名贵名种,以怀远玉石子石榴最佳。怀远石榴在清代最盛,栽培面积曾达340公顷,有25万株之多,年产达100万千克左右,但1949年降到几十公顷。后经恢复发展,1984年,已达113公顷、8万株;1990年以后,发展到220千公顷,年产石榴40万千克以上。
12.水东蜜枣。产于宣州市水东,源于歙县,原名“徽枣”。水东蜜枣集几百年经验,有所创新,已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和风味。特点是“琥珀的色泽,透明的质感,匀称的个体,干燥的身份,冬月取枣拍之可碎,翌年入梅不霉”,成为果中珍品。味甘美,养分高,含糖量达60%以上,并含有蛋白质、淀粉和多种维生素。优质的水东蜜枣,个个刀功细而均匀,形状扁平椭圆,色泽微黄透明,表面有糖霜,坚脆干燥。目前水东已有枣林340公顷,常年产鲜枣250万千克,加工成蜜枣在100万~150万千克之间。
13.合肥西瓜。70年代中后期,合肥地区开始推广“蜜宝”、“园陵”等西瓜良种。1982年,普遍推广“新澄”杂交西瓜品种,使西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7年,该市被确定为全国西瓜制种和商品瓜生产基地,1988年,又承担“全国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沪、浙、皖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超新红宝生产鉴定”等试验项目,建立万亩以上杂交西瓜制种基地,形成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制种数量和新的杂交组合越来越多,其中“新澄”杂交西瓜制种数量约占全国同类品种的2/3。合肥杂交西瓜生长势强、抗病,果实形状一致、耐贮运,品质优良,一般比常规西瓜增产30%~40%。
14.三潭枇杷。主产于歙县的漳潭、绵潭、瀹潭而得名。三潭为全国四大批把产区之一,以果大、味甜、汁多著称。现在尚存有百年以上年产500千克的大古树。三潭枇杷的品种现有15个,主栽品种为7个。其中“大红袍”、“光荣”两个品种最优,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1/3以上,一般成年树株产3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500千克以上。1987—1989年,国家投资130万元,在三潭建立全国惟一的枇杷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抗寒、丰产良种的选育工作。
15.太和樱桃。太和县种植樱桃历史悠久,上市早,果实肥大,汁甘味美,甜酸适口,素以早、鲜、美、甜四大特色著称。鲜果含醣类、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现有9个品种,其中“大鹰嘴”、“二鹰”、“黄金”樱桃最佳。
16.黟县香榧。主产于黟县海拔350~700米的深山河谷之中。其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冠于全国。常见品种有小圆榧、圆榧、木榧、米榧、小米榧、长榧、转筋榧、羊角榧等。香榧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炒后香脆可口。冷榨的榧子油呈浅黄色,是著名的食用油。
17.祁门红茶。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主产于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等地。利用当地土质肥、山花多、茶质好等条件,精制的红茶有苹果、兰花之香味,被誉为“祁门香”。该茶条索紧结秀长,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隽永,经久耐泡,香气清鲜持久。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荣获金质奖章和奖状,在国际市场享有极高信誉,被誉为“群芬最”、“王子茶”。1980年,中茶牌祁门工夫红茶获国家金质奖。1983年获国家出口商品优质荣誉证书。
18.屯绿。安徽屯溪绿茶的简称。为我国极品茶之一。主要产地有休宁、歙县、旌德、绩溪、屯溪、宁国等地。因历史上在屯溪加工输出,故名“屯绿”。该茶条索紧密,匀正状实,色泽绿润,冲泡后汤色绿明,香气清高,滋味浓厚醇和。“屯绿”属炒青类,屯绿毛茶又称“长炒青”。品种有珍眉、贡熙、特针、雨茶、秀眉、绿片等6个花色18个不同级别,此外还有窨制茉莉、珠兰、玉兰、玳玳、桂花、玫瑰等花茶。“屯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即在国际市场首露头角,畅销5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北麓黄山市黄山区(1983年前称太平县)的猴坑、猴岗及颜村等地。因其品质超群,人称尖茶魁首,冠以地名,故名“太平猴魁”。我国十大名茶之一。20世纪初,由猴坑茶农王元志为南京叶长春茶商店来人订货时所创。其形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之姿,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芽长藏而不露,且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魁传匀整;全身披白毫,含而不显,叶底匀净发亮;入杯冲泡,芽叶成朵,不沉不浮,悬在明澈嫩绿茶汁之中,似有小猴在杯中伸头缩尾之势;汤青叶翠,清香四溢,滋味浓醇,具有爽口、润喉、明目、提神之效。由于“猴魁”精植巧制,并塑造独特形状,不仅在国内多次获奖,而且早在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奖状,蜚声国内外。
20.黄山毛峰。旧称“歙县黄山茶”,曾名“黄山云雾茶”。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由黄山茶叶公司经营。产地分布在黄山桃花峰桃花溪两岸的去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及海拔1 200米的半山寺周围。该茶外形很美,每片长约半寸,绿中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芽端密布绒细白毫,叶芽下托着一片金黄色鱼叶;开汤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若惠兰之香,且冲泡后芽叶浮沉于杯中。入口爽,进嗓润,味甘如贻,余味深长,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黄山毛峰”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毛峰采一芽一叶嫩头,500克有2.4万个芽头。1985年,在全国茶叶评比中,特级毛峰居全国名茶之首。
21.霍山黄芽。主要产于霍山大花坪金子山、温水河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等地。该茶条形紧密,形如雀舌,颜色金黄,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气。上等“霍山黄芽”,外形紧细成条,有如莲心;色黄嫩油润,芽叶成朵,汤色橙黄而明亮,香气清鲜。
22.铜陵凤丹。名贵中药材。产于铜陵凤凰山,为安徽四大栽培名药之一。牡丹为落叶小灌木,花形硕大,其根皮可入药,称为丹皮,具有清血热、散淤血、抗菌、降压等功效,药用价值很高。铜陵凤丹为丹皮中最佳品,质量全国第一。它不仅药用成分含量最高,而且条干圆直、粗壮、肉厚、色白、粉性足、亮星多、有铜色光泽,久贮不变质,久煎不发烂。目前平均年产10万多千克。
23.亳白芍。名贵中药材。主产于亳州市和涡阳县的涡河两岸(古时属亳州),系安徽四大栽培名药之一。白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之一种,以其干燥根入药。该药材为妇科处方四物汤(川芎、当归、白芍、生地)中的主药之一,使用极广。“亳白芍”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白如玉、粉性足、疗效高,为其主要特点。对于血虚肝旺引起的头晕、头痛、胸肋疼痛、腹痛、痢疾等多种疾病皆有良效。
24.桔梗。中药材。主产滁州、六安、安庆、巢湖、宣城等市地,全省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年产量居全国前列。桔梗为多年生草木植物,药用其干燥根。性平,味苦、辛,具有解表、祛痰止咳、消肿脓等功效,是临床处方和制药原料的常用中药。桔梗为安徽传统中药材,以生产历史悠久,质优而称著,为全国同品种的优等品。
25.大别山茯苓。名贵中药材。产于大别山区的岳西、金寨、霍山、潜山等县,为安徽四大栽培名药之一。茯苓是一种真菌,以其干燥后的菌核入药,性平、味甘淡,有利于渗湿、健脾胃、宁心安神等功效,是一味常备中药,临床用量很大。大别山茯苓产量高,质量优,素以“白如雪,薄如纸,面如镜,纹如云”而闻名。
26.黄山蕨菜。产于黄山地区的草坡与林地之间,是天然野生的绿色食品,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癌症、肥胖症等均有一定的预防及疗效,具有镇静、清热、强脾健胃、祛风湿等功效。
27.黄山石耳。属药用山菜,是徽菜中的上等名菜。产于黄山市祁门县一带。石耳属藻类,多年生隐花植物,性甘无毒,能明目益精,清热解毒。

☚ (七)绿肥资源   二、森林资源 ☛
000023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