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海岛林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海岛林业

(五)海岛林业

植树造林历来是美化崇明海岛、防台抗灾的重要手段。50年代,崇明县把植树造林作为治理国土、改造自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1956年创办县苗圃,1959年创办国营东平林场,1979年成立县林业站,1980年成立县绿化委员会。80年代以来,每年3月全县组织干部群众投入植树活动。1979——1989年间,崇明县四次被国家林业部、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先进单位。1992年,通过部、市两级验收,实现了绿化达标县的宿愿。全县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全县的防护林面积由1979年的288.7公顷,增至1 468公顷;江海堤林带由1979年的100公里,延伸至164公里,占宜林岸线的80%以上。境内32条骨干河道,绿化长度由1979年的120公里延伸到502.7公里,占宜林长度579公里的86.8%。公路绿化经历了树种的更新换代,在312公里的通车线路上,绿化率达97.4%。农田林网建设,由1979年的86个村,扩大到456个村,全县村村都建农田林网;农田林网控制面积,由1979年的3 666.7公顷,扩大到48 000公顷,实现了全县农田林网化。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9.77%。
林业产业体系完善,林业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全县各类果园面积由1979年的348.4公顷,增至1999年的931.3公顷;果品产量由1979年的1 800吨,上升至1999年的29 303吨。庭院林业启动于90年代初,到1999年底,以果树为主体的庭院经济村发展到98个。以农户私营和小零星栽植为主的竹园由1979年的459.7公顷,增至602.7公顷;年产杂竹由1979年的574吨,增至2 537.5吨;年产柄竹由1979年的19 041根,增至71 050根。崇明县花卉生产历史悠久,自1985年被上海市列为市郊花卉生产重点基地之后,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到168.2公顷,全县拥有县东平林场、县林业站、合兴园艺场、堡镇苗圃、大新镇前卫村等10个花卉基地。全县林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154.6万元,上升至4 820万元,增长31倍。
崇明县绿岛活动坚持贯彻自采、自育、自造的“三自”方针,坚持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推动了育苗生产的蓬勃发展。苗木骨干基地由十几处扩展到二十多处,育苗面积稳定在200公顷左右。苗木品种不断得到更新,在80年代前期,主要偏重于用材苗的繁殖培养;80年代中期,引进了适生对路的常绿观赏和经济树种;进入90年代以来,又进一步提高经济苗木的比例。年出圃各类绿化苗木近千万株,自给有余,还支援兄弟单位绿化用苗。崇明全县岸线成立了24处堤防管理站,配备管堤防林人员240名,加强绿化岸段的管护工作;各乡镇亦相继配备了专职林管员。大新镇通过多年摸索,形成了一整套管护措施和护林乡规民约。即:在植树前落实责任制,签订好乡对村、村对户的两级绿化管护合同;植树后,统一登记造册,健全护林队伍,制订护林公约,发放林权证书,树好护林宣传牌和管护责任牌。在全镇营造了爱林光荣、护林有功、毁林可耻的新风尚,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县推广大新镇经验, 组成1 300多人的林业管护队伍, 做到上下一条线、层层有人抓, 护林爱树形成社会氛围, 收到良好效益。

☚ (四)乡镇工业园区   (六)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
000103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