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林业勘察设计卓有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为组织开展林业勘测调查设计工作, 省农林厅林业局设调查股。1952年成立调查队, 有29人, 并随之开展了资兴、汝城、桂东三县的森林资源概查工作。1954年, 林业厅设森林资源调查科, 下设4个中队。1957年, 成立调查设计处, 设10个区队, 职工发展到342人, 为省级调查队最盛时期。1958年调查设计处改名调查设计大队。1959年, 森工局基建工程队并入调查设计大队, 开始承担森工工程勘察设计任务。1961年底林业、森工机构分设, 至1964年, 两队再度合并, 组建成湖南省林业设计院, 下设规划、设计、森调、营林、勘测5个业务科室 (队), 全面承担起全省的森林资源调查、营造林规划、林区、林业局(场) 总体设计、森工工程勘测设计等任务。同时, 有8个地区建立了林业调查队伍, 全省林业勘察设计人员发展到473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 机构精简, 人员大批下放,1969年林业设计院仅留50余人守机关, 其余均下放至各县林业局、林场、贮木场工作。1970年, 林业部中南林业勘察设计院和林业部第九森林调查大队下放湖南省, 与省林业设计院合并, 重新组建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人员从3个单位的1 005人缩编至516人, 1972年精简为368人。1973年底, 林业部西南林业勘察设计总队第八队 (工厂队) 共104人成建制调来湖南,其中84人分配到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工作, 是年全院职工数为411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工程技术人员陆续归队。到1980年, 全院职工为450人, 1985年达512人。1986年更名为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下设总体、营林、森调、道桥、水运、林产工业、农业工程、地质等业务科室。与此同时, 地县调查队伍得到充实, 又有19个县相继组建了林业调查队。至1987年, 全省林业勘察设计人员增到907人。勘察设计体制改革以来,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发扬专业多, 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 外争市场, 内抓管理, 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现设计院持有国家颁发的甲级勘察、甲级设计、甲级咨询、甲级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至1987年, 全院职工为600人, 下设有林业、农业、工业、建筑、道桥、工程勘察分院以及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电算中心、工程总承包公司、工程监理公司、文印公司、装饰工程公司等生产机构, 主要承接森林资源调查、营造林工程、园林绿化、森林资源监测、农业工程、饲料加工、畜禽水产养殖及加工、木材加工及人造板、林产化工、烟草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工程以及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勘察设计业务和各类工程总承包,其业务已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越南、扎伊尔、乌拉圭等10多个发展中国家, 获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49项, 其中获国家银质奖2项。1997年, 全省林业勘察设计队伍发展到156支, 1 000多人。
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队伍成立47年来, 技术人员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以绿化、美化三湘大地为己任, 以省院为骨干, 省地县配合, 共同完成了全省森林经理、森林资源调查、连清体系建立与复查、营造林设计及林区总体设计等勘察设计任务, 为发展全省高效林业、消灭宜林荒山和提前实现绿化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1. 森林经理。1956—1958年, 对会同县疏溪口、国营莽山林场进行森林经理调查, 编制了森林施业案; 1959—1965年, 对绥宁、江华等9县进行森林经理调查, 编制了森林经营利用方案; 1987—1992年,对古丈高望界、郴州五盖山等9个林场进行森林经理调查, 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
2. 森林资源调查。1950年对酃县、常宁等8县的森林分布和枕木产量, 宜章、蓝山等9县的马尾松林面积和产量, 滨湖11个县212个堤垸防护林的树种和利用, 湘西5县的油桐品种、产量和运销状况进行了概查。翌年对会同、通道等16个重点林区县进行了森林资源概查, 面积2.3万公顷。
1953—1958年、1973—1978年完成全省第一、第二次森林资源调查; 1983—1988年、1992—1995年完成全省第三、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 1979年, 建立省一级森林资源连清体系, 设固定样地6 615块, 并先后于1984、1989、1994年三次复查; 1990—1993年,对株洲、茶陵等9县进行国土资源详查; 1993年起对全省森林资源实行动态监测。
3. 造林设计。1953—1960年, 基本完成全省167个国营林场建场设计, 经营面积13.9万公顷; 70年代, 共规划杉木林基地266片, 造林面积37.7万公顷, 规划油茶林基地30个; 1967—1973年完成37个县飞播造林设计任务。
1983年, 完成绥宁造纸原料林基地设计, 1985年完成湖区汉寿、沅江、澧县、南县人造板原料基地设计; 1985—1988年, 完成溆浦、浏阳等44县市速生丰产林基地规划, 总面积41.1万公顷; 1991年,完成石门、慈利等14县、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总体设计。
1989—1994年, 完成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造林总体设计; 1995年, 完成“中德合作洞庭湖生态防护林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造林总体设计。
完成全省消灭宜林荒山和绿化达标验收以及土壤、植被、立地类型、病虫害等专业调查。
4. 林区总体设计。1959—1965年, 完成会同、绥宁、茶陵、城步四县林区总体设计; 1972—1978年, 完成沅水上游溆浦、靖州等10县, 资兴、绥宁、双牌、沅陵4林区, 江永高泽源、酃县青石岗等5林场总体设计; 1983年, 完成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商品材基地总体设计。
1987—1989年, 完成石门壶瓶山、绥宁黄双等10个国家 (省) 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993—1997年, 完成武冈云山、东安舜皇山等8个国家 (省) 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5. 林产工业工程设计。80年代前, 共设计长沙、株洲等木材加工厂5家, 洪江、沱江纸浆厂2家, 株洲、郴州等林化厂4家; 80年代后, 已设计靖城、广东连州等刨花板厂9家, 湖南林都、广西梧州等纤维板厂27家, 洪江等胶合板厂8家以及各类模压板厂、家具厂10家。
6. 森工采运工程设计。岳阳、东江等9个贮木场, 沅水、潇水木材水运局和长沙、郴州等7个林机厂、汽车修理厂的设计; 江华香江口、宝瑶河等10个水电站的勘察设计。
1959—1970年, 完成江华、莽山等林区37条公路线路的勘测设计, 总里程865.4公里, 窄轨森林铁路线2条, 192公里; 1971—1983年共完成城步、资兴等18县36条林区公路线的勘测设计, 总里程891.06公里。
1984年后, 主要承接广东、海南等省、区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和工程监理业务, 测设公路972.25公里。
7. 农业工程规划设计。完成零陵柑橘示范场、郴州茶叶示范场总体设计8项, 长沙南开、海南南方等饲料厂施工图设计12项; 长沙、合肥等养鸡 (猪)场施工图设计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