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烟
江西传统的烟叶加工, 是手工生产黄烟丝, 始于明末清初。随着吸食的日益盛行, 至清朝中叶, 烟丝生产已十分发达, 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手工行业。同治年间, 黎川的 “皮丝烟”还曾作为贡品敬献皇上。从清朝到民国, 江西烟丝作坊遍及全省各地, 尤以黎川、广丰、石城、信丰、瑞金等晒烟产区最多。1935年, 据全省67县的调查统计, 制烟丝店坊581家, 职工1 700余人, 年产烟丝74.9万余千克。后来由于机制卷烟的大量涌入, 烟丝生产急剧下降, 至解放前夕, 全省的烟丝工业已失去昔日的繁荣, 绝大多数店坊停产歇业, 产销量锐减。50年代初, 全省的烟丝加工业有所恢复,烟丝生产曾一度复苏, 先后共有过烟丝店坊485家。1953年, 私人烟丝加工业开始走集体化道路, 组织黄烟加工组、烟丝生产合作社和烟丝加工厂等, 专为烟酒专卖事业公司、供销社加工烟丝, 原料及产品均由专卖公司和供销社供应和包销。1958年后, 大部分烟丝加工合作社因无原料, 有的解体, 有的转产。至70年代末期, 随着人们消费向卷烟转变, 全省大量生产烟丝的历史宣告结束。
江西卷烟生产的历史比较短, 基础也比较薄弱。1939年, 江西开办了第一家采取部分机器生产卷烟的工厂——民生卷烟厂, 后来又陆续办起了10家小型机制卷烟厂, 这些卷烟厂规模都不大, 基本上都是手工和机制相兼。官办的民生卷烟厂, 也只有二三台手工卷烟机, 几十名职工, 设备落后, 生产能力低下。抗战时期, 江西的手工卷烟曾蜂起一时, 仅临川县就有23家, 工人数千名。1947年后, 手工卷烟逐渐消失, 至1949年, 11家小型机制卷烟厂也都先后停产歇业。新中国成立后, 1949—1953年, 江西的南昌、上饶、九江、赣州等地先后兴办机制卷烟厂11家。1950年, 全省的卷烟产量2500箱。随后, 国家对私营小烟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并对公营小烟厂进行撤并, 最后全部并入地方国营中联烟厂 (后更名为南昌卷烟厂)。到1959年, 卷烟产量达5.4万箱, 比1950年增长20.6倍; 1969年, 为了使卷烟生产更接近原料产地, 在赣州产烟区新建了赣南卷烟厂, 1970年, 全省卷烟产量增至145 602箱, 比1959年增长1.7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84年开始, 通过加大卷烟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 引进了国内、国际先进的制丝、卷接包设备, 新增广丰、井冈山和兴国3个地方烟厂, 卷烟企业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5个。1995年, 全省卷烟产量达437 590箱, 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1.28倍。江西的主要烟草加工企业有:
(1) 南昌卷烟厂。该企业为江西省卷烟工业的骨干企业, 位于市郊桃花乡大脊村。创办于1950年12月, 系原金星、南方、大众3个小烟厂合并为联营的中联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并进行公私合营, 1951年由国家接管, 更名为中联烟草公司, 厂名几经更改,1964年正式更名为国营南昌卷烟厂。该厂自创办以来, 经过不断扩建和技术改造, 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尤其是1987年后, 企业进行了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先后从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引进先进的制丝和卷接包设备。至1995年, 该厂的咀烟生产线工艺装备已达国际90年代技术水平, 生产能力达30万箱。全厂占地面积139 240.62平方米, 固定资产原值19 845万元, 职工2 053人。1995年, 总产量达23.2万箱, 当年总产值达5.995亿元, 创税利2.26亿元。进入90年代后, 该厂采取名牌促销战略, 先后开发 “南方”、“金圣”、特醇 “南方” 等名优烟。1995年, “金圣”牌高档次保健型卷烟, 在上海首届名烟酒国际系列产品博览会上, 获最高荣誉——“创新金奖”, 并获得国家专利。从1993年开始, 部分产品走向世界烟草交易市场。“兰山”、“皇冠”、“美洲”、“凯士门”、“南方”等出口卷烟, 已远销到俄罗斯、美国、荷兰、东欧、北美、朝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2) 赣南卷烟厂。位于南康市市区。建于1969年冬, 由南昌卷烟厂搬迁部分设备和职工筹建, 时称南昌卷烟厂南康分厂, 1971年更名为赣南卷烟厂。现有职工1 512人, 固定资产原值15 848万元。80年代后, 为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能力, 该厂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改造, 分别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引进一批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卷烟设备, 至1995年, 部分专用设备具有90年代的技术水平, 生产能力可达20多万箱。1995年, 卷烟产量150 998箱, 创税利1.35亿元。该厂1982年生产的 “赣”烟、“国宝”牌卷烟, 曾获国家 “七五” 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瓷都” 和 “赣州桥” 等牌号卷烟, 也曾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3) 广丰卷烟厂。系199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允许保留的地方卷烟厂, 位于广丰县城西门大道,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 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工程。厂房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该厂生产的“月兔”、“红星”牌卷烟,曾先后获省经委1992年和1993年省级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和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