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五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五路 北宋行政区划。 至道三年(997),分全国为十五路,即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荆湖北、荆湖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南东、广南西、西川、峡(峡西)路。真宗咸平四年(1001)将西川路分为益州、梓州二路,峡路分为利州、夔州二路,成为十七路。天禧四年(1020)又将江南路分为江南东、西路共为十八路。皇祐五年(1053),增设京畿路,是为十九路。至和二年(1055)罢。嘉祐四年(1059),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熙宁五年(1072),分京西为南北二路,淮南为东西二路,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计二十一路。六年,再分河北为东西二路,为二十二路。次年,分京东为东西二路,共为二十三路。后屡有增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