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刚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的浙江农业又一次陷入混乱,农业经济效益徘徊不前。到1976年,全省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仅为413元,比1965年下降5. 5 %;劳均提供的粮、棉、油、麻、糖、茶、柑桔、蚕茧和水产品等9种主要农产品,与1965年相比,除粮食增长1. 3%、蚕茧增长70.8%、茶叶增长146. 7%和水产品增长3.4%外,其它5种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棉花降幅达58. 0%。1978年通过拨乱反正,农业生产初步得到恢复,农业经济效益开始回升,全省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已达505元,比1976年增长19.9%,年均递增达9.5%;比1965年也增长13.1%。劳均提供粮食1 128公斤、棉花5. 6公斤、油菜籽15. 9公斤、黄红麻14.0公斤、糖蔗49. 3公斤、茶叶4.5公斤、柑桔5. 2公斤、蚕茧3. 6公斤、水产品67. 3公斤,与1965年相比,除棉花、柑桔尚未恢复外,其它主要农产品均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