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预防保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预防保健

(二) 预防保健

旧社会,甘肃省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遍及全省城乡各地。据史料记载, 1930—1936年,会宁、玛曲、临潭、陇西、定西等地鼠疫流行,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在百人以上。1939年临泽县白喉、霍乱流行,死亡300余人。1940年玉门县白喉流行, 丁壮死亡达300余人。1948年据省卫生处统计报告,全省国民平均寿命不足30岁,产妇死亡率15%,婴儿死亡率18.8%,全省黑热病发病率0.4%,共有患者2.8万余人,死亡2.5万余人,病死率95%,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新中国成立之后, 甘肃省人民政府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很快建立了省防疫队、妇幼卫生工作队、民族卫生工作队以及鼠疫、黑热病等专业防治所,深入疫区开展防疫灭病工作,取得预期的成效。同时国家和地方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的法规、条例、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使预防保健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目前全省有卫生防疫站103所,妇幼保健站94所,专科防治所30个,有预防保健人员5 929人。
1953年, 甘肃成立了甘肃省卫生防疫站,先后在全省普种牛痘,在疫区接种鼠疫菌苗,广泛开展灭蛉、捕犬、灭鼠、灭獭、灭蝇等群众性预防活动,省卫生厅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分赴工矿、农村开展流行病源调查,很快就在全省消灭了天花, 控制了鼠疫、霍乱等传染病,黑热病发病率由1954年的18.15/10万降至1990年4.52/10万,全省1990年传染病总发病率为204/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77年省卫生厅开展计划免疫试点,1981年逐步在全省展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及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县相继装备了冷链设备,至1992年底,全省共装备冷链车103辆,冰排速冻冰柜580台, 电冰箱1 845台, 冷藏箱1 598个,冰包25 819个。全省冷链覆盖率达到98%以上。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按期实现了1988年以省为单位和1990年以县为单位的计划免疫两个85%目标.骨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发病率分别由1972年的0.46/10万、177.01/10万、0.13/10万、100.75/10万下降到1992年的0.07/10万、13.88/10万、0和0.52/10万。
从1950年开始,各地大力推广新法接生,群众性妇幼卫生组织——接生站应运而生,到1992年底已发展到729个。50年代末,全省绝大部分县有妇幼保健机构,公社有产院,全省共有接生站2 889个,产床10 400张。60年代末全省普遍开展妇幼卫生工作调查,在县以上城镇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76年全省新法接生率达62%。80年代,各地开展预防保健体制和管理办法的改革,榆中、康乐等县成立预防保健中心;兰州市七里河建立三级防病保健网;徽县从1986年起,在全县推行孕、产妇和七周岁以内儿童保健保险制度,随即在全省推广;各地普遍实行任务分解、签订责任书的办法,促进了基层预防保健和妇幼卫生工作的完成。据1990年3月7个地区的统计,有495个乡推行了妇幼保健合同制,占乡总数69.2%;有4 372个村实行了妇幼保健合同制,占村总数46.7%;入保新婚夫妇有40 072对,占应入保夫妇的55.4%,入保0—7岁儿童211 593人,占应入保儿童的21.1%。张掖地区自1987年实行妇幼保健合同制以来,新法接生率达99%;住院分娩率由30.4%提高到37.3%;产妇死亡率由1987年的14.31/万下降到1990年的10.5/万;产儿死亡率由1987年的29.68‰下降到1990年的24.43‰;计划免疫四苗覆盖达88.1%,相应传染病大幅度下降。
1985年以来,全省普查妇女病610 878人,查出各类妇女病258 918例,患病率42.4%,免费治疗子宫脱垂和尿瘘6 000多例。至1990年,全省新法接生率达85.92%,孕产妇死亡率150.72/10万,婴儿死亡率4.855%,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083%,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有了提高,兰州市男孩平均身长1985年比1959年增加5厘米,体重增加1.21公斤,女孩增长略低于男孩。目前全省妇幼保健机构有床位996张,专业人员2 020人。全省农村82.7%的乡卫生院,76.2%的村卫生所能开展以接生为主要内容的母子系列保健服务。
50年代初期,全省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极差,肠道传染病流行猖獗。自1952年起,结合反细菌战,在城乡广泛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到1990年,全省城市基本普及了自来水。“七五”以来农村改水累计投资19 413万元,至1992年底,累计有65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饮自来水的有269.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52%,嘉峪关市已全部完成农村改水任务,金塔县被评为全国农村改水28个先进县之一。
食品卫生状况也有明显改善,省卫生厅多次组织了全省性食品污染情况调查,推广食品卫生“五四制”,逐步开展食品卫生监测。1983年7月1日《食品卫生法》正式实施以来,食品卫生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食品卫生合格率由1983年的56%上升到1992年的84%,食物中毒人数由1983年的1 681人降到1992年的723人。
对外合作项目工作,给农村医疗预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1985年以来,甘肃省得到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夏基金会等组织的大力援助,接受贷款或无偿援助4036.14万美元、人民币87.45万元,省内配套人民币17 614.96万元。有15个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医疗预防工作的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 6.加速培养适用型人才,增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后劲   (三) 地方病防治 ☛
000199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