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霜冻灾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霜冻灾害 (二)霜冻灾害春季5月整月或6月上旬, 气温下降, 晚霜(终霜) 延后, 冻死冻坏农作物幼苗,造成苗缺、苗弱。秋季在9月中、下旬出现早霜 (初霜), 使作物尚未成熟就遭受霜冻, 造成减产。此外,还有低温冷害。低温冷害是指作物在生长季内, 因热量不足或温度下降到低于当时农作物所处生长发育阶段下限温度时, 使作物的生理活动受到障碍, 甚至使细胞组织受到危害, 从而导致作物减产的现象。低温对水稻、大豆、玉米等喜温作物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群众称这种灾为 “哑巴灾”, 对黑龙江省这种高纬度农业区的农业年成威胁较大。 ☚ (一)干旱灾害 (三)大风灾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