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资源与潜力
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海河三角洲、辽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最低的。石油工业一枝独秀,与落后的农业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结构”。但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的资源非常丰富,潜力极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全区现有耕地593万亩,人均占有2.65亩,超过全省人均1.28亩的1.2倍;有盐碱荒地550万亩,人均占有2.46亩,超过全省人均数20多倍;有草地21.4万亩,人均占有0.1亩,超过全省人均数2倍。另外,黄河入海口处每年新淤土地3.6万亩,是我国东部唯一土地增长地区,到本世纪末可新增土地40万亩。
2.浅海滩涂广阔。全区现有海岸线长达496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1/6。滩涂面积270万亩,占全省滩涂总面积的56%;-10米以内浅海面积600万亩,占全省浅海总面积的49%。另外,这里盐卤资源丰富,已探明黄河口周围有形成年产600万吨原盐的盐卤资源。
3. 地理位置优越。黄河三角洲地处胜利油田腹地,随着油田的开发建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一地区将成为山东省经济网络的一个重要枢纽。
4. 水沙资源丰富。该区地处黄河入海口,黄河常年平均径流量317亿立方米,可引水量38—97亿立方米,引水时间达135天;另外,还可引用徒骇河与马颊河等其它河道的水。而且该区地势平坦,引水方便,引黄灌溉和改碱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黄河携沙量大,年平均10.7亿吨,有利于淤地造田和放淤改土。
充分发挥上述优势,实施大规模农业开发,不仅对当地和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必将对沿黄八省区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