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购销数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购销数量

(二)购销数量

1950年全省供销社系统收购9.9万吨,占总产量的54.8%。1951年收购18.8万吨,占总产量的85.7%。1954—1959年,平均年收购量23.9万吨,其中1955年收购27.5万吨,是50年代收购量最多的一年。1960—1965年,平均年收购14.5万吨,其中1963年仅收购8.58万吨。为了促进棉花生产,国家多掌握一些商品棉,从1961年开始实行售棉奖售政策。奖售标准和品种,在不同时期有所调整,直到1994年仍实行着化肥奖售。同年,还实行了换购政策,即用布票换购棉花。由于每年棉花产量不一,换购量有多有少,最多的1979年换购16 795吨,最少的1965年仅换购327吨,1983年停止换购。“文化大革命”期间,棉花产量不稳,1967年收购13.6万吨,1970—1971年,收购量都在21万多吨,而1976年又降到8.5万吨,是1950年以来收购量最低的一年。从1980年起,收购量又开始回升,是年收购23.6万吨,1983年收购75.57万吨,1984年收购106.66万吨,是河北历史上收棉最多的一年,居全国第二位。
1985年,河北省将实行31年的棉花统购政策改为合同定购,棉农完成定购任务后,允许上市自销。从这一年起到1991年,棉花产量下降,全省收购量在50万~60万吨之间。1992—1996年,棉花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进一步下降,年收购量保持在8万~25万吨之间。1992年收购24.5万吨,1993年收购10.9万吨,1996年仅收购8.3万吨。
棉花销售,50年代中期,省内年用棉量5万吨左右。随着省内一批新建纱厂的投产,用棉量增加。1958—1963年,年供应量10万吨左右。1963年以后,河北省由棉花调出省变为基本自给省。1966—1970年,每年供纺棉17万吨左右。1971—1977年,平均每年供18万吨,其中30%的纺棉从省外调入。1980年后,每年供纺棉20万吨左右,又逐年增加了对外调出。1984年棉花丰收,计划供应失控。1985年省政府决定,纺棉供应统销改为计划选购。期间,地方小纱厂大量兴建,到1988年全省纱锭拥有量比1980年翻了一番,年需纺棉30余万吨。由于棉花生产的减少,从1992年起,每年从外省调入或进口纺棉10万吨左右。是年,省政府又决定,纺棉供应必须执行国家计划,超计划部分不得供应。1996年,国家改革棉花流通体制,将计划供应改为按国家下达计划,供需双方通过交易会签订合同。
民用絮棉的供应,一直由供销社负责。1959年前不限量,从1960年起实行凭票限量供应,按人定量。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供应标准做过多次调整。年均供应量3 000~8 000吨,最多的1966年供应1.2万吨。从1983年起取消凭票供应,年均供应1万~1.2万吨。

☚ (一)购销政策   三、麻类购销 ☛

1.收购/2.销售

☚ (一)购销政策   1.收购 ☛

1.生猪/2.鲜蛋/七、土产品购销/(一)购销政策/(二)购销数量/1.蜂蜜/2.草袋

☚ (一)购销政策   1.生猪 ☛

(二)购销数量

(二)购销数量

河北的苇席,质量居全国之首,购销量多数年份居全国第一。1950—1953年,平均年收购700万片左右,省内销售350万片左右,调省外300万片左右。1954—1958年,平均年收购1 100万片。进入60年代,因苇田减少,收购量下降。1960—1969年,平均年收购783万片,比前10年平均下降11%,一直是产不足销。70年代后,年均收购900万片,省内销售631万片,调省外320万片。进入80年代,由于其他新兴材料代替一部分苇席苫垫,加之市场放开,供销社年收购量降为600万片左右,省内销售300万片左右,调出250万片左右。90年代购销量进一步下降。1992年收苇席348万片,省内销120万片,调出133万片。1995年收购67.9万片,销69.4万片。

☚ (一)购销政策   1.蜂蜜 ☛
000246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