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财政支农投入的主要方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财政支农投入的主要方面

(二) 财政支农投入的主要方面

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有关项目的投入。上海郊县地势低平, 又处太湖下游和临海, 财政支农投入的重点是兴修水利建设,47年来这方面的财政投资有13.5亿元。其中开挖淀浦河、大治河、金汇港和大张泾水利枢纽工程, 以及维修扩建海塘等都是比较大型的项目。“八五”期间对水利建设的投资比“七五”期间还多两倍。尤其是上海西部地区的防洪排涝和太浦河上海段等配套工程的建设, 加强了上海市的防洪抗灾能力,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了弥补上海郊县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状况, 财政部门对围垦开发长江口沿岸和沿海滩涂的投资增多。从60年代起, 财政支出与各方面资金共同投入围垦土地, 建立国营农场15个, 以及4个乡级农场, 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其中财政利用垦复基金投入的围垦资金有5亿元。财政还对农业机械化、小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农技推广、造林、荒土开垦、畜禽保护、防汛岁修等多种项目给予支持, 1949—1996年这方面的各种财政预算内补助共为45亿元。
对副食品生产基地的投入。上海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促进蔬菜和猪、鱼、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的稳定增产和有效供给, 以保障和改善上海这个特大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47年来共有20.3亿元。尤其是在1988年8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副食品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菜篮子工程”的计划,设立市、县两级副食品基金,到1990年,筹措基金9.46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为4.36亿元,其余为菜地建设基金和银行贷款。这一工程实施后,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以后又因上海市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城郊不少菜地和副食品基地被征用。为此,在1994年2月,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建设新一轮的“菜篮子工程”。市财政又投入6.86亿元资金,会合其他方面的投资,在上海的中、远郊建立了一批高产稳产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新的产销运行机制。
对发展为农业服务的事业性投入。新中国建立初期, 上海市的农业事业单位很少,事业费支出不多,1952年只有22万元。随着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业服务的水利、气象、农机、林业、植保、畜牧、兽医、水产以及农场等一批事业单位相继建立,这方面的财政投入陆续增多,到1960年增加到1 326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支农工作受到影响,农业事业费支出相对减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拓宽了各事业单位为农业服务的领域,农业事业费支出逞现逐年增长,1978年为2 281万元,1996年达到3.1亿元。

☚ (一) 发展历程   (三) 财政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对农业的支持 ☛
000094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