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调整农业结构,培植优势产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调整农业结构,培植优势产业

(二)调整农业结构,培植优势产业

1978年以前,大理州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在种植业内部,强调“以粮为纲”,只抓粮食生产,忽视经济作物的发展;在农业内部,忽视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农村出现较多的剩余劳力,全州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积极稳妥的调整,农林牧渔各业得到全面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商品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从种植业内部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来看,调整以后,粮食作物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占播种总面积的92.3%下降到1997年的79.4%,经济作物的比重由7.7%上升到20.6%。在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同时,农业内部林、牧、渔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由1978年的63.7%下降到1997年的61.2%;林业比重由4.7%上升到30%;渔业由0.3%上升到2.1%。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由1978年的4 500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83.46亿元。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理州初步培植起粮、烟、林、畜、菜、果、渔、茶、桑、蔗等十大产业。
大理州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中,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山坝多种类型的小区域优势,以优质、高产、高效和集约经营为目标,农业结构实现了“三个转变”:
❶种植业从以粮食为主逐步向粮经并重转变。在确保粮食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烤烟、油料、甘蔗和蔬菜、饲草及香料作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51万公顷增加到1997年的5.42万公顷。其中烤烟由1978年的3 800公顷增加到1997年的4.86万公顷,烤烟产量由5 280吨增加1997年的10.4万吨。油料、甘蔗、蔬菜、饲草、香料等也有较大发展。粮食总产1997年达120.92万吨,比1978年增长82%。
❷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逐步向农、林、牧、渔业共同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粮、烟稳定增长,特别是烤烟发展较快,但农业支柱产业单一,烤烟“一花独秀、一木独撑”,山坝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理州委、州政府在全面分析州情后提出“长抓林果,短抓畜牧、瓜豆”,采取“烤烟下坝,林果、瓜豆、牛羊上山”的方针,实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搞活山区经济。全州建起一批商品生产基地,在大理、祥云、宾川、弥渡、鹤庆等5县(市),建立了商品猪基地;在洱源、剑川2县建立了商品奶牛基地;在巍山、南涧2县建立了牛羊基地;在漾濞、永平、云龙3个山区县建立了核桃基地;在洱源、剑川、鹤庆3县建立了果梅基地;在大理、巍山、永平3县市建立了干果基地;在南涧、巍山、永平3县建立了茶叶基地;在宾川县建立了橙类基地。全州已建速生丰产林基地7万公顷。在沿洱海周围县(市),发展渔业生产。1997年全州商品猪基地县(市)共出栏商品猪90.35万头,占全州的54.2%;出栏肉牛7.14万头,出栏肉羊21.85万只。共发展核桃2.67万公顷,果梅4 666公顷,优质梨4 666公顷,茶叶6 000公顷,白木瓜933公顷,橙类1 733公顷。
❸农业从原料生产向深加工转变。深度开发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为了使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大理州选择市场前景好的产业,推行产、加、销,农、工、商产业化经营。洱源县以邓川奶粉厂为龙头企业,形成奶牛饲养、加工乳制品、销售的牧工商一体化经营,全县养奶牛4万多头,加工蝶泉牌奶粉,销往省内外市场。在大理、南涧等县市建立了一批茶叶初制所和年加工能力6万多吨的两个精制茶厂。下关茶厂生产的外销甲级沱茶三次获得世界汉白玉奖,内销云南甲级沱茶三次评为国优银牌奖,畅销国内外。永平县油脂食品厂投资近700万元,开发核桃、花生仁深加工核桃奶茶和健脑茶,年加工核桃1 200吨,年产值达3 000多万元。全州农副产品商品率由1978年的9.5%提高到1997年的52.2%。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大理州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000009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