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蔬菜销售
1. 市场供应。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城市蔬菜供应主要由国营蔬菜商业承担,县城由国营商业或供销社商业承担。据杭州等9个市统计,1984年前,每年平均供应蔬菜19. 34万吨,每个居民日均供菜273克。
2.余缺调剂。浙江省气候四季分明,蔬菜上市有明显的淡旺季节,而蔬菜又不易储存,余缺调剂是蔬菜商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淡季为弥补供应不足,需从外地调入大白菜、大葱、马铃薯、毛笋等,杭州等9市在1984年前,平均每年从外地调进3.26万吨,占全年供应量的16. 9%。在旺季则调出生姜、洋葱、大蒜头、雪里蕻、萝卜干等,杭州等9市在1984年前,平均每年调出6.37万吨,占市郊蔬菜收购量的24.4%。蔬菜购销放开后,国营蔬菜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蔬菜调剂工作。1993年杭州等10市从外地调入蔬菜2. 30万吨,比上年增加29. 2%。特别是在蔬菜淡季和受灾期间,集市菜价高涨时,积极从外地调入蔬菜,以限价向居民供应蔬菜,稳定市场,平抑菜价。
3. 建立生产基地,稳定市场供应。蔬菜购销和价格放开后,为了保障供应,稳定价格,浙江省在城市和部分县城建立了常年和季节蔬菜基地。1993年杭州等10个城市市区有常年蔬菜基地面积77 018亩,二线基地11 270亩。1993年常年蔬菜基地上市蔬菜25. 392万吨,保证城市居民人均月吃菜8. 7公斤,而且蔬菜品种增多,可食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