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天津市从70年代开始注重新品种的引进和繁育,到90年代形成了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猪、鸡、牛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管理已纳入法制轨道,按照《天津市种畜禽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对种畜禽场的验收和引进品种的审批制度,制定了较为系统的验收标准和程序,保证了种畜禽的生产质量。
在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加强国家级和市级种猪场的建设,从整体上已形成了种猪育种、扩繁、推广、利用相配套的繁育体系。建立了以原种场、扩繁场、生产场为基本框架的三级种猪繁育体系。全市现有原种场2座,其中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属国家级种猪场,每年向社会提供种猪万余头,种猪销往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建有扩繁场6座,母猪生产场3 000多个,能繁母猪存栏近10万头,年可提供优种商品仔猪160万头以上,保证了全市商品猪生产的需求。
天津市引进的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施格皮特兰等优良猪种,在饲养过程中显示出极大的优良特性。特别是从丹麦引进的最新丹系长白和大约克种猪,经选育后种猪质量又有新的提高,在全国享有较好的声誉。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经过几年科学研究,培育出了适合天津市商品猪生产的母本一天津白猪,为开展多元杂交商品猪生产奠定了基础。天津白猪1992年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确认为各项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天津市的种禽繁育体系也是从70年代起步,相继建成一批规模较大的种禽场,基本形成了种禽生产良种化、区域化、规模化的模式。到1996年有种禽场55座,种禽存栏79.9万套,主要是蛋鸡、肉鸡、火鸡、肉鸭四大体系。蛋鸡良繁体系中有祖代种鸡场2座,存栏规模4万套,每年向社会提供父母代种鸡200万套,饲养的主要品种为伊莎褐、海赛褐,有父母代场49座,存栏规模60万套,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母雏1 800万套,饲养品种主要有:依莎褐、海赛褐、海兰白、京白等。肉鸡良繁体系中有父母种鸡场2座,存栏种鸡10万套,饲养品种有AA和艾维因。火鸡父母代场1座,存栏种火鸡0.6万套,品种为海布里德。父母代种鸭场3座,存栏种鸭3.2万套,品种为樱桃谷鸭。经过几年的培育,所引进的国外良种生产性能均达到了国际生产水平。仅1996年就向社会提供良种家禽3 679万只。种禽良繁体系的形成,使全市的养禽业达到了品种良种化、布局合理化、生产规模化、供种优质化、防疫程序化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