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 粮食及饲料生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 粮食及饲料生产 (二) 粮食及饲料生产1.粮食。1949年京郊国营农场一建立,就以农牧业为主。1957年到1958年,在农业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中,周边的一批社队并入农场,粮食生产规模得以扩大,60至70年代“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良种培育、作物栽培技术有新突破,曾在培育小麦、玉米、水稻良种方面取得成果并推广到华北地区。同时,各农场经过土地整理,重新规划田、林、路、渠,土地成方连片。至1978年,农场系统粮食播种面积为5.58万公顷,总产1.93亿公斤,公顷产3 465公斤。 表3-7-8 农场系统粮食生产发展情况表
表3-7-9 农场系统主要粮食作物公顷产水平提高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京郊农场走向综合经营之路,但是仍然不放松粮食生产。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抓基础,二抓科技,三抓高产”的方针,在连续8年粮食增产增收后,1988年又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其主要措施是: ❶不懈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到1993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万公顷,治理易涝地2万多公顷。 ❷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变三种三收为上下两茬平播,至1993年粮田复种指数提高到170.6%。 ❸选育良种,不断进行品种更新换代,推广高产、优质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 ❹运用和推广新技术,推广了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盐碱地中低产田综合开发技术;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小麦规范化栽培技术等,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水平。 ❺发展绿色食品和专用食品。1991年以来,投资3200万元,建成了以同达穆斯林专用面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种植专用小麦1.2万公顷,生产面包粉、饺子粉、面条粉、烙饼粉销往国内外。发展京西无污染的水稻生产基地,以及在西郊、东北旺等农场种植御膳米、黑米、红香米、紫香稻等名优特稻米,面积达到2 533公顷。 2.饲料。青饲料生产是京郊农场发展奶牛业的重要保证。每个牛场附近都划出专用耕地种植饲料,并保持饲料生产面积稳定。至1993年,饲料种植面积为6 000公顷,总产19 495万公斤,单产每公顷近7.5万公斤。为加强饲料业,1979年农场系统成立了饲料公司,统一安排精粗饲料组织生产和采购供应。1980年起陆续建成不同规模的饲料加工厂16座,其中年产万吨的5座。1992年与台湾福茂兴业有限公司合资建成年产6万吨的福茂有限饲料公司,其设备具有90年代初期国内先进水平。至1993年,全系统饲料的生产能力由1980年的2.4万吨增加到13.5万吨,品种发展到40多个。 ☚ (一) 副食品生产 (三) 工业生产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