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社队购机集体经营时期(1966—1980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社队购机集体经营时期(1966—1980年)

(二)社队购机集体经营时期(1966—1980年)

1966年7月, 国务院首次在河北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提出的 “三为主”方针 (即农机经营以社队为主、农业机械购置以集体经济为主、 中小型农机制造以地方为主) 后, 从1967年下半年起, 青海农村牧区社队自办机械化掀起高潮。 1968年初, 民和县国营机站首次把拖拉机及农具卖给马场垣公社香水大队经营, 开创了青海队办农业机械的先例。 到年底, 全省15个国营机站中, 有12个将144台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卖给社队经营, 占全省国营机站297台拖拉机的49%。 当年, 全省社队经营拖拉机达996个混合台,总动力达9 155.8千瓦。 至1970年, 全省农牧机械经营形式由国营为主转变为社队所有、 集体经营为主。到1976年底, 全省经营农牧机械的公社、 大队、 生产队总数分别为320个、1007个、5782个, 分别占当年公社、 大队、 生产队总数的80%、 27%和32%;经营拖拉机分别为1 420台、2123台和6 422台。 占全省拖拉机拥有量的比重分别为13.4%、 19.94%和60.33%, 国营拖拉机只占6.38%。
1977年11月, 全省第二次农牧业机械化会议提出: “全党动员、 书记动手、决战三年, 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 的口号后, 加上中央农机化专项资金扶持, 青海的社队自办机械化发展进入了高潮。 当年完成机耕面积20.7万公顷, 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4.2%。 到1980年经营拖拉机的社队分别达到385个、1877个和10 957个, 占全省公社、 大队、 生产队总数的96%、56%和60.4%, 分别经营拖拉机1 682台、3 295台和14 394台, 分别占全省拖拉机保有量的8.3%、 16.3%和71%, 国营拖拉机仅占4.5%。
排灌机械, 从1972年北方抗旱会议后, 在中央的扶持下, 加快了发展步伐, 先后在东部农业区各县和海西州、 黄南州一些农村建立电动抽水机站。 到1980年末, 全省电动抽水机站和配套机井, 增加到918处和1 246眼, 8年净增各类型抽水机2047台。抽水机站和机井比1970年的156处、21眼分别增长4.9倍和58倍; 抽水机增长9倍, 年均递增率依次为19.47%、50.4%和26.2%。
在此期间, 农业机械化发展, 除以社队购置集体经营为特征外, 还有2个特点:
❶农业机械种类发展向小型、多样化方向扩展。 自1968年省产S195型柴油机、 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以后, 还生产了70-0.75型等系列拖车和耕、 耙、播种等一批小型配套农具,以其灵活轻便、多功能而倍受欢迎。 特别是小型拖拉机和小拖车发展迅速, 到1980年全省已拥有13 933台, 比1967年增长182倍, 年均递增49.3%。
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得到快速增长, 扩大了农业机械作业范围。 1980年, 全省已有磨面机6 513台、 榨油机1 835台、饲料粉碎机6 797台, 分别比1970年增长34.8倍、 367倍和19.6倍, 1977、 1978两年机耕、 机播、排灌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20.7万公顷、 18.5万公顷和2.22万公顷, 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并出现了互助南门峡、 民和川口、 贵南过马营、乐都汉庄等一批基本实现耕、耙、播、镇压、 收割、脱粒、 饲料粉碎、粮油加工、 田间运输等作业项目的机械化、 半机械化社队。但是, 由于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千篇一律地按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要求投放农机具, 加上管理不善, 限制农机从事多业生产, 致使经营效益差, 多数社队机站机具利用率低, 亏损严重, 有的甚至无法维持再生产而闲置不用。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未能随农牧机械数量的增长而提高, 相反, 1978年后随拖拉机的增长而下降, 1980年比1977年拖拉机增长7 842台, 而机耕面积却减少6.62万公顷, 机耕水平下降5.8个百分点。

☚ (一)国营示范初创时期(1953—1965年)   (三)个体经营时期(1981—1997年) ☛
000258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