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疟疾的防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疟疾的防治

(二)疟疾的防治

河南省曾是疟疾、丝虫病等寄生虫病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1954年,豫南地区大雨,疟疾流行,省卫生厅组织疟防工作队,以潢川、固始、商城、信阳县、新县为重点,进行调查和治疗,发现5县平均年发病率为33.18%。1956年,省卫生厅制订了《1956—1962年河南省消灭疟疾七年规划》,并在信阳设立疟疾防治所。1958—1959年,各地分别以环氟胍或百乐君对疟疾病人进行两次抗复发治疗,大力开展群众性灭蚊活动,减少了发病,但因缺乏间日疟根治药物,病人未能根治。后因“大跃进”等原因,防治措施中断,病情出现回升。1963年和1964年,河南是全国疟疾发病人数最多的省份。为了加强抗疟工作的领导,1964年,省成立以张柏园副省长为首的灭病办公室,省卫生厅及厅直单位抽调2 000余人分赴基层参加抗疟工作。从1965年起,全省农村逐步建立起以卫生员为主的基层抗疟队伍,加之伯氨喹啉、氯化喹啉的广泛使用及春季休止期根治的全面开展,到1966年,全年发病率由1964年的7.49%降到1.30%,摘掉了发病人数全国第一的帽子。1967—1970年,由于“文革”的严重干扰,抗疟工作陷入瘫痪,发病率逐年上升。1970年全省疟疾大流行,患者达1 300万,许多农村秋收秋种陷于停顿,成为全国病情最重的省份。有22个县发病率超过30%,淮滨、息县、夏邑、南阳4县发病率高达40%以上。翌年,省拨出500多万元专款,购置大量抗疟药品,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此后10年,坚持实施传播季节全民预防服药和传播休止期的全民休治“两个全民”措施,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灭蚊活动。1973年1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卫生部部长在郑州主持召开全国疟疾防治工作会议,并于次年开始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联防工作,每年召开一次联防工作会议。1975年,商丘地区在柘城县进行乙盐预防疟疾试验成功,1977年在全省重点疟区推广使用。1978年,在有代表性的10个县建立了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站。1981年后,全省疟疾发病率持续下降。从1985年开始,在恶性疟流行县实施以DDT室内滞留喷洒和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使恶性疟的主要传媒—嗜人按蚊得到有效控制。到1995年,全省158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基本消灭标准。

☚ (一)计划免疫   (三)丝虫病的防治 ☛
000038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