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热量资源和气温
广东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8—24度之间,基本按纬向分布,由北向南递增,以西北部山区最低。20度等温线穿过阳山、韶关北部、连平、和平南部;22度等温线基本与东南沿海相平行。
1月份南北气温差别显著,北部偏北地区在9度以下;12度等温线经郁南、清远、从化、河源、紫金、大埔一线;雷州半岛在15度以上。4月份开始,各地的月平均气温都可达到20度以上。7月份是全年最热的月份,各地月平均气温在28度左右。韶关附近是一高值中心在29度以上;低值中心分别出现在连平和紫金附近,月平均气温在28度以下。10月份开始等温线又开始转入东西走向,北部偏北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为22—23度,中南部地区23—24度,雷州半岛在24度以上。
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度以上的时期是喜温作物的正常生长期。其开始期: 北部出现于3月上旬,中南部2月中旬前后,粤西在2月初前后。结束期,北部在12月中旬左右,中部在12月底前后,粤东、粤西沿海在1月中旬以后。大部分地区作物的生长期在280天以上,沿海地区达340天以上。生长期内的累积温度在6 000—8 500度之间,其分布为: 连山、连南、仁化、始兴以北6000—6500度,其中连山仅5 952. 3度,为全省最少;中部偏北地区6 500—7000度;德庆、从化至梅县一带7 000—7 500度;中南部至沿海7 500—8 000度;高州以南8 000—8 500度,徐闻达8 505. 1度,为全省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