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海洋渔业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海洋渔业资源

(二) 海洋渔业资源

1.海水生物资源。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浮游鱼卵和仔稚鱼。
❶浮游植物。天津沿海岸浅水浮游植物98种 (包括变种、变型),分隶41属、5门。包括硅藻87种 (包括变种及变型),占总种数的89%; 甲藻5种,占5%; 绿藻2种,占2%; 金藻1种,占1%; 蓝藻3种,占3%。
❷浅海浮游动物共有55种。其中原生动物1种,腔肠动物9种,甲壳类中挠足类19种,其他动物9种,毛颚动物1种,被囊动物1种,浮游幼虫14种,多毛类1种。桡足类的数量所占比重最大,达358个/平方米,占整个浮游动物总数的61%。
❸浮游鱼卵和仔稚鱼。据1983年调查,共采到标本241 577粒(尾),经鉴定分属8目、18科、33种,其中鲈形目15种,鲱形目7种,鲽形目3种,鲑形目、颚针鱼目、海龙目和鲻形目各1种。
此外,还有底栖动物共142种,隶属11门、19纲。其中种数多的是多毛类。无脊椎动物共有14种,隶属4门、6纲。有经济价值的为10种,占个体总数的74.1%,重量的68%。其中经济种为: 三疣梭子蟹、日本鲟、对虾和虾蛄等。潮间带生物96种。
2.海水鱼类资源。天津沿海共有鱼类约50种,分别隶属13目、27科,约占黄渤海鱼类种类的1/4。其中软骨鱼类3种,占总数的6%,硬骨鱼47种,占总数的94%。50种鱼类的总生物量为2.77吨/平方千米。资源蕴藏量为6 214.8吨。主要品种有:黄鲫、花鲈、黑鳃梅童鱼、刀鲚。半滑舌鳎、斑、银鲳、赤鼻棱鳀、白姑鱼、鳓鱼、小黄鱼、青鳞鱼、鲬黑印真鲨和中国𫛏等。
(1)黄鲫。俗称马口鱼、麻口鱼等。体扁薄,背缘稍隆起,头短小,眼小,吻突出,吻和头侧中部呈淡黄色,体背呈青绿色,体侧为银白色。其个体小而肉薄,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30克,味鲜美,但刺多,含脂肪高。在我国沿海常年可捕获,以春秋两季为旺汛,产量集中。
(2)刀鲚。又名凤尾鱼、刀鱼等。体长、甚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吻短圆,口大而斜、下位。一般体长18~25厘米,体重10~20克。因其肉质细嫩、鲜肥、时令性强而著名。主要产于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平时栖息于浅海河口一带,于春、夏季进入淡水水域作生殖洄游。每年4~5月为渔获旺季。
(3)斑。俗称刺儿鱼、黄流鱼等。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吻短而尖,口小、下位而稍斜,上颌稍长于下颌。一般体长13~16厘米,体重8~15克,为小型食用鱼类。在我国沿海常年可捕获,以春秋两季为盛渔期,产量较高。
(4)黑鳃梅童鱼。俗称梅同、吉头、大头仔等。体侧扁,前高后渐细,尾柄细长,头大而钝圆,额头突起,头部约占全身1/3,吻部宽圆,口裂大而斜,下颌比上颌长。一般体长7.5~9.5厘米,体重9~20克,为我国近海小型经济鱼类之一。主要产于渤海,每年4~6月份和9~10月份为渔汛旺季。
(5)青鳞鱼。俗称青皮等。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小,吻短,有发达的脂眼睑,口小,下颌稍长于上颌。一般体长10~12厘米,体重8~10克。产于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每年夏秋两季为盛渔期,产量较大。
(6)银鲳。俗称平鱼。体呈卵圆形,侧扁,头较小,吻圆钝略突出,口小,稍倾斜。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300克左右。系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之一,我国沿海均产之,渔汛自南向北,渤海各渔场渔汛期为6~7月份。
(7)鳓鱼。体侧扁,背窄,头部背面通常有2条低的纵行隆起脊,眼大、凸起而明亮,口向上翘成近垂直状。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250~500克,属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我国沿海均产之,渔汛期为5~7月份。
(8)白姑鱼。俗称白姑子、白花鱼等。体呈椭圆形,口大,上颌与下颌等长。一般体长20厘米左右,体重200~400克。属海洋经济鱼类之一,我国沿海均产,但产量不多,渤海渔汛期为8~9月份。

☚ (一)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   七、野生动植物资源 ☛
000105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