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力资源开发始于西汉时期 (公元前206年), 主要用于米、面加工、轧花、榨油、造纸、灌溉等。1937年西安的一些工厂迁往眉县, 利用眉惠渠跌水建设了水力装置,其中大丰米厂36.8千瓦, 新华火柴厂、西秦造纸厂各22千瓦。其后的1944—1945年, 由中国农村水力实业公司在南郑县主持建设了两座各11千瓦的万仙桥水力示范厂和铺镇水利工业厂。据1942年的不完全统计,单利用渠道跌水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的有100多家, 总装机约735千瓦。在19世纪60年代, 汉中地区仍有旧式水力机具4 487处, 利用水力13 230千瓦。水电的开发利用始于1945年。当时由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投资,在汉中市北郊武家沟利用褒惠渠二支渠跌水, 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一武家沟水电站, 装机160千瓦, 1946年5月建成发电, 主要供汉中城区照明和地方工业用电。1949年12月国民党向四川溃退时炸毁。后经人民政府修复, 安装美制水轮机一台, 装机210千瓦。1969年大电网达到汉中后,该电站交汉江制药厂自管、自发自用, 后因水量不能保证而报废。
新中国成立后, 水电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 试办阶段 (50年代)。1953年, 武功水科所利用渭惠渠跌水修建了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第一座水工试验水电站, 装机40千瓦。1955年冬, 省水利局利用渭惠渠修建装机160千瓦的绛帐水电站, 翌年6月正式发电。1955年, 省水利局加强了小水电技术骨干的培训。1956年, 在 《农业发展纲要》 的推动下, 开始发动群众修建小型水电站。首先是长安县工莽村修建了装机12千瓦的木质旋浆式水轮机驱动的水电站,眉县西柿林村修建了装机12千瓦的双击式水轮机水电站。此后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 全省到1959年累计建成小型水电站75处, 总装机3 050千瓦, 平均每年新增装机285千瓦。小水电的试办, 使人民群众看到了 “点灯不用油” 的希望。
(2)初步发展阶段 (60年代)。1960年, 水电部先后在甘肃和河南召开了水能利用现场会和群众办电会。1961年, 陕西在专员、县长会议上传达了会议精神, 动员全省人民利用水能, 大办水电, 并很快涌现出周至、三原、兴平、陇县、石泉等先进典型, 全省形成了大办水电的热潮。到1962年, 经过调整后在建的小水电站仍多达166处, 总装机8 282千瓦。其中, 装机100~630千瓦的电站12处, 装机48~100千瓦的电站55处, 装机48千瓦以下的电站99处。当时建设的这些电站, 几乎全是建在渠道、河道上的引水式径流电站, 其中70%的电站仍是木质水轮机。到1969年, 全省建成的水电站达到641处, 总装机达到18 350千瓦。尽管这些电站设备简陋,水源保证率不高, 但对当时大电网未到的地方, 特别是偏远山区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后来水电部提出了 “以商品粮基地为重点, 排灌用电为中心, 大电网供电为主, 电网和农村水电并举”的办电方针, 大电网所到之处, 原来的小水电大都划归大电网, 农村小水电发展萎缩。
(3) 大发展阶段 (70—80年代)。水电发展方针是 “建骨干电站, 为生产服务”; “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管理”。全省先后建设了一批单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骨干电站。如关中在泾河上建设的绛山、枣渠、朝阳电站, 陕南建设的红寺坝、南沙河、马鬃滩电站等。这批电站的设计水平、施工质量、设备等均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普遍用上了本省生产的水轮发电机组, 加快了建设速度。与此同时, 各地加强了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 使许多电站互相联网, 互为补充, 组成了不少区域性的电网, 使小水电发挥了大作用。地处大巴山区的西乡县自力更生建起了总装机4 440千瓦的小水电, 发展输电线路795公里, 年平均发电700多万千瓦时, 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县办工业总产值由1965年的320万元增加到1977年的873万元, 建设的52处电力抽水站发展水地面积2万多公顷。到1979年, 全省建成小水电站1 300多处, 总装机达到8.5万千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把能源建设列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农村小水电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群众户办电站也日益发展, 到1992年, 全省户办电站达到2 410处, 总装机54 657千瓦。户办电站中, 规模最大的是蒲城县党家湾水电站, 装机为2×1 250千瓦。到1995年, 全省小水电站达到2 521处, 总装机达到24.57万千瓦, 年平均新增装机0.94万千瓦; 配备供电变压设备12.9万千伏安, 配电变压设备28万千伏安, 电站升压设备27.7万千伏安; 形成固定资产5.67亿元。90年代以来, 全省有小水电的县达到64个, 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县19个。全省小水电累积发电43.17亿千瓦时,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5亿元。计划到2000年, 全省小水电总装机翻1番, 达到50万千瓦 (表2-6-2)。
表2-6-2 全省小水电发展情况
年份 | 小水电 (座) | 总装机 (千瓦) | 年发电 (万千瓦时) |
1949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 1 179 163 689 1 530 1 299 2 064 2 597 2 521 | 200 6 663 9 359 20 810 53 842 127 275 145 850 198 466 245 653 | 20 750 1 050 2 330 13 153 22 456 27 736 49 890 48 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