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水体污染
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省内各类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其原因:
❶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仅1985年全省废污水排放量达62亿立方米;
❷外来过境水的水质下降;
❸农田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残留量排入河道;
❹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日用废弃物堆积码头、路边、河道。
1975年开始,省水文、环保及卫生部门先后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对全省主要江河湖库水体和城市水环境进行水质监测。1983年省水文系统在全省主要江河湖泊的10条进出水量控制线上对水量与水质进行同步测验,40个测站的监测资料表明:10条控制线总径流量为1 008.5亿立方米,其中一级(水质良好,符合软水、渔业用水标准)水仅8.89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0.95%;二级(轻度污染,符合地表水水质标准)水773.32亿立方米,占总水量76.7%;三级(较重污染,符合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水117.73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17.7%;四级(重污染,当pH值、无毒污染不超过农灌用水标准时,可用于农灌)水105.9亿立方米,占总水量10.5%;五级(严重污染,不经处理,不宜应用)水2.65亿立方米,占0.3%。累计三、四、五级水约占年水量的22.5%,即有1/5以上的河川径流受到较重或严重污染。
枯水年水质污染情况更为严重。在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有酚、COD、硫化物和氨氮,还有石油类、悬浮物、铜、氰化物、六价铬、砷、铅、镉、汞等。
主要江湖的水质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