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气象预报和服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气象预报和服务

(二)气象预报和服务

现代天气预报以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为基础。天气图是将世界各地气象台站在统一规定的时间观测到的气象记录填绘而成。所以气象情报既高度分散又必须高度集中,气象通信就承担了气象情报、预报需要快速集中、分散的信息传输任务。1985年PDP 11/44型计算机的引进,1986年广州区域气象通信中心计算机通信GQS系统的建成和电报交换系统(DJX)的正式运行,使图、文、报、话的综合通信网得到实施。全省建有广州中心气象台和17个市气象台。广州中心台预报的范围由陆地扩展到东经130度以西的西太平洋和整个南海海域;预报的种类也发展到短、中、长期和0—12小时的即时天气预报;预报内容逐步发展到以热带气旋、暴雨、寒潮、低温阴雨、干旱洪涝等主要灾害性和关键性天气为主;此外还为农业、渔业、盐业、交通运输业、南海石油开发等行业制作专项天气预报。市气象台则负责发布各自范围内的天气警报、预报。许多气象站也在上级台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理地形条件和天气实况,发布(修订)预报,从而组成了全省天气预报网,使天气预报更加适合当地情况,紧密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预报方法从建国初期到60年代,主要是天气学分析的方法,70年代增加了一些统计方法。80年代引入了先进的数值预报方法,使预报技术初步实现了客观化。
40年来气象部门始终把服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各个时期的建设重点,综合运用天气预报、气象情报、农业气象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等资料和手段,不断拓宽服务领域。1978年以后,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又逐步发展了专业有偿服务,使气象服务走向了一个新阶段。在气象服务中,首位是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热带气旋、雷雨大风、暴雨、强风和寒潮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80年代以来,随着南海石油的开发,曾先后为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等15家外国公司提供海洋井位气象预报、热带气旋警报、平台移位中期预报等服务,消除了在外国公司中 一度存在的中国气象工作无力承担海上石油开发气象服务的偏见,为我国的气象事业赢得了信誉。此外,还为大亚湾核电站、国内高层建筑工程、铁路部门、过海高压电网、广深珠高速公路等许多厂矿、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气象服务。气象服务的领域已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几个行业扩展到100多个行业,使气象科技辐射全社会,服务全社会,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从60年代开始,广东陆续开展人工增雨的试验研究工作,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经验。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接连多年降水量偏少,1991年夏在大亚湾核电站、1992年春在新丰江进行的人工增雨,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 (一)气象监测   六、农业气象工作 ☛
000117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