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候特点
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受季风气候制约,形成了云南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差异显著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
1.四季温差小的低纬气候。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向中纬度过渡的地带,北回归线从省内南部穿过,形成了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低纬气候。
省内除河谷地带和南部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0~28℃之间,35℃以上高温天气一般不出现或出现甚少,极端最高气温比中国东部省区低5~10℃。另一方面,省内除少数高寒山区外,多数地区冬无严寒,最冷月平均气温大多在8~10℃,比中东部省区偏高5~8℃,极端最低气温也比中国东部省区要高。
云南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小,充分显示出低纬气候的特色。省内多数地区在10~14℃之间,比中国东部省区要小5~10℃,如昆明气温年较差为12.1℃,桂林为20.3℃,南京为26.0℃,北京为30.4℃。云南多数地区气温年内变化特点是:春季升温迅速,夏季温暖而不炎热,秋季降温剧烈,冬季温和而不寒冷。
2.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云南南部靠近热带海洋,西北倚青藏高原,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高原季风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冬干夏雨、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云南干季(11月至次年4月)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除怒江州北部外,省内大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整个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5%~15%,与中国东部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别。如昆明干季雨量仅120.6毫米,占全年雨量(1006.6毫米)的12.0%,其中3~4月两个月合计雨量仅43.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2%。与昆明同纬度东部地区的桂林,11月至次年4月合计雨量为671.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35.3%,3~4月两个月合计雨量为410.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21.6%。
云南雨季(5~10月)受热带海洋气团的控制,在西南、东南两支暖湿气流的影响下,雨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雨量的85%~95%,其中6~8月3个月雨量最多,为云南的主汛期,合计雨量一般占全年雨量的55%~65%。雨季中降水日数也多,一般占全年雨日数的80%~90%。如昆明雨季降水量合计为886.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88.0%,其中6~8月3个月合计雨量为583.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58.0%。
3.垂直差异显著的高原气候。云南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十分显著。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云南是常见的现象。由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坡向坡度的不同,各地气温、降水分布等差异明显,许多地方在很小范围内,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亦有几个气候带的差异。以昆明市东川区的新村、汤丹、落雪三地为例,直线距离仅20余千米,而气候的差别却很大。新村海拔高度1 254.1米,年平均气温20.1℃,年降水量704.9毫米,属南亚热带气候,水稻一年可两熟。汤丹海拔高度2251.0米,年平均气温13.1℃,年降水量855.3毫米,属南温带气候,水稻已不能种植。落雪海拔高度3227.7米,年平均气温仅7.0℃,年降水量1138.8毫米,属北温带气候,一般农作物很难种植。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和气温也有较大差异。如龙陵,海拔高度1 527.8米,由于地处西南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年降水量为2 105.7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9℃,而与龙陵直线距离仅50千米左右,海拔高度1468.2米的施甸,由于地处背风坡,年降水量仅958.2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7.1℃。滇东南、滇西南、滇南边境地区迎风坡雨量特别大,如西盟年降水量2764.1毫米,罗平年降水量1744.5毫米,金平年降水量2292.2毫米,江城年降水量2236.7毫米。而滇中一带及金沙江河谷地带,由于南、东、西三面皆有山脉阻挡,雨量明显偏少,如宾川年降水量仅568.3毫米,元谋年降水量630.2毫米,呈贡年降水量771.3毫米,富民年降水量855.1毫米。
云南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海拔亦低,气温较高;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纬度较高,海拔亦高,气温较低。元江海拔400.9米,年平均气温23.7℃,是云南最热的地方。德钦海拔3 485.0米,年平均气温仅4.9℃,是云南气温最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