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森林防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森林防火 (二)森林防火云南是一个森林火灾多发省份。森林火灾大多数是由于人为用火不慎引起,火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生产用火;另一类是生活用火。生产性火源有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烧地埂草、烧牧场、炼山造林、副业生产用火等;生活用火有狩猎、吸烟、烧饭、上坟烧纸以及小孩玩火等。还有少数是国外森林火灾蔓延。从地理位置看,森林火灾多发生在人口密度低、以耕种旱地为主、交通不便地区;从森林类型看,多发生在针叶林区,同时多发生于风高物燥的冬春季节,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则常常形成面积大、扑救困难的局面。1986年3月28、29日,安宁青龙寺和玉溪刺桐关分别发生两起震惊全国的森林大火,因扑救山火牺牲82人、受伤97人,受害森林面积1 53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1987年以来,云南省从总结教训入手,各级政府都把森林防火提到议事日程,建立了省长、州长、专员、市长、县长、乡长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到5个落实(即:思想、组织、制度、管理、资金落实),抓好10条措施。为保证防火经费,实行每亩林地投入5分钱,由省、地、县级三级集资,还从所收取的林政管理费列支50%,用于护林防火。为加强领导,从省到各地州市县都设立了护林防火指挥部及办公室,省里由一位副省长兼任省护林指挥部指挥长。各级办公室到位工作人员共826人。全省组建专业扑火队226支,共6 124人;群众扑火队11 168支,共40余万人。全省各地开辟防火隔离带1.23万公里,修建瞭望台142座,配备防火指挥车、摩托车575辆;风力灭火机1 340台。省、地、县三级已形成无线电通讯网络。“八五”期间,全省的护林防火工作取得好成绩,全省70%以上的县、市、乡、镇、国营林场和森工局都实现无森林火灾。 ☚ (一)林政管理 (三)林业公安 ☛ (二)森林防火 (二)森林防火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提出了“防重于救”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省政府和森林防火管理部门,根据中央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从本省实际出发,多次发布森林防火的规定、命令、指令和通知。1958年3月21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实现无森林火灾的指示》,提出6条具体措施。中央林业部认为吉林省的做法很好,转发全国各重点林区省。1986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吉林省森林管理条例》,其中对森林防火的组织领导、预防和扑救、森林防火戒严期以及奖罚等均做了具体规定。早在1952年9月22日吉林省就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各林区县陆续将原有的护林防火委员会改为护林防火指挥部。1980年4月,各林业局、森林经营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立了护林防火办公室,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设专职干部84人。新建20个护林防火站,设专职干部120人。各林业局、森林经营局的272个国营林场设专职护林员1 679人,林区社队自行设置专兼职护林员。到1984年,全省国营林场护林员共有5 248人,乡村护林员共有38134人,森林警察部队发展到1 010人。森林警察和各级护林员,常年坚守岗位,巡护山林,监视火种,扑灭火灾。1980年8月,吉林省护林防火指挥部统一制作、发放了护林员证和护林员徽章。 ☚ 5.狩猎管理 (三)林业司法机关 ☛ (二)森林防火 (二)森林防火河北省虽然是一个少林省份,但森林火灾却较为严重,从有记载的民国时期到80年代中期,多次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巨大损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7年大兴安岭 “5.6”特大森林火灾后,国家加强了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实行了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以 “四网两化”为中心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有火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不能及时报出、不能立即组织扑救的被动局面,森林防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一)林木管护 1.森林防火组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