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森林植被类型
云南省植物种类丰富多彩,森林植被复杂多样。云南省土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而植物种类却占到半数,并以一定方式组成和存在于各类森林植被中。在全国的植物区系分区中,云南植物区系的地域正横跨在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之间,根据云南植被类型与生态表现的区域性特征,云南划分为3个植被区域,即: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包括滇中高原和滇西北横断山脉)、马来西亚森林植物亚区(包括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和中国一日本森林亚区中的华中区系(包括滇东北一角)。全省又划分为5个植被地带,即:滇南、滇西南地带;滇东南地带;滇中高原地带;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地带和滇东北地带,9个植被区,其中有6个植被区再分为17个植被亚区。云南植被特点:
❶类型多样。拥有中国东部从海南岛到黑龙江山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❷垂直分带现象突出,且垂直与水平分布交错存在。
❸植物区系成分中特有种较多。各类植被均含有较多西南特有种和云南特有种,具有明显的西南和云南特色。
❹山地原始性植被(原始林、原始的灌丛和草甸等)分布广泛。目前大部分已划归自然保护区。
❺非地带性植被特征明显,种类多样。
❻人工植被(农作植被、经作植被、人工林等)从南到北、从低到高有分带现象。
据80年代统计,云南的自然植被有12个“植被型”,34个“植被亚型”,167个“群系”,209个“群丛”。自然植被型丰富多样,特色明显。从南到北,从低到高,按热量带(纬度带与垂直带相结合)划分植被类型有:
❶热带植被。主要有热带雨林、季雨林、热性竹林和河岸植被等及其次生的疏林灌草丛。
❷亚热带植被。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及其次生灌草丛。
❸温带植被。主要有亚高山温性针叶林(铁极针阔混交林、云杉林、红杉林、冷杉林等)及其次生的亚高山灌丛与亚高山草甸等。
❹寒带植被。主要有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寒荒漠植被。非地带性植被类型有:
❶硬叶常绿阔叶林与灌丛。由硬叶栎类植物组成,跨带分布于滇北、滇西北的河谷、高原山地和亚高山。
❷干旱河谷植被。低海拔的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肉质多刺灌丛和中海拔的干暖河谷稀树小叶灌丛。
❸水生植被。分布于各地高原湖泊和高山湖泊的边缘浅滩水域。
1.热带雨林。为热带地区高大茂密而终年常绿的森林植被。云南的热带雨林是东南亚典型热带雨林的北缘类型,主要分布于滇南低海拔地区。云南的热带雨林分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湿润雨林,但以季节雨林为主,它与季雨林交错分布,共同构成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边境一线的地带性植被。云南热带雨林的雨林特征俱全,林冠树高30米以上,植物种类组成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如望天树、版纳青梅、云南肉豆蔻、版纳藤黄、云南银钩花等,均带有明显的云南特色。
2.季雨林。为明显干季的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地带性植被。云南季雨林是东南亚季雨林的北缘类型,其林冠层高在30米以下,分布于滇东南、滇南和滇西南。云南季雨林划分为3个植被亚型,即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石山季雨林,有3个群系组,10个群系,15个群落。植物种类主要有木棉楹树林和高榕毛麻栋林等。
3.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地带性植被。云南的常绿阔叶林植被有5个植被亚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有11个群系组,20个群系,42个群落。主要分布于滇中、滇南和滇西。是由壳斗科、茶科、木兰科和樟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
4.硬叶常绿阔叶林。为中国西南特殊的非地带性植被,是一类古老的残遗植被。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滇北的河谷与山地,特别是石灰岩山地。植被以硬叶栎组成单优势林,林高5~20米,云南的硬叶常绿栎树有20多种,多数可单独成林。云南硬叶常绿阔叶林划分为2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8个群落。
5.落叶阔叶林。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以冬季落叶林种为优势的森林植被。云南的落叶阔叶林都是常绿阔叶林和温性针叶林经砍伐后形成的次生性植被,零散分布于海拔1 000~3 700米之间。植被由单优势的落叶树种组成,结构简单,季相变化明显。主要由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金缕梅科的落叶树种组成。划分为5个群系组,8个群系,10个群落。
6.暖性针叶林。为亚热带山地由松柏类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云南暖性针叶林均为单优势林,绝大多数是次生类型,面积最大的是云南松林,遍布全省。其次是思茅松林,分布在思茅、临沧大部地区和西双版纳、德宏两州的部分地区。云南松林和思茅松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暖性针叶林植被。再次是杉木林和华山松林,前者分布于滇东北和滇东南,后者广布滇中、滇西、滇北各地,多数为人工林。有2个群系组、10个群系、23个群落。
7.温性针叶林。分布于亚热带山地,分为温凉针叶林(中山针叶林)和寒温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 2个植被亚型。温凉针叶林分布于滇西北大山体的中上部,主要有高山松林、云南铁杉林、曲枝圆柏林和滇藏方枝柏林。寒温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滇西北、滇西的横断山和滇东北的乌蒙山,由云杉、冷杉和落叶松分别组成单优势林,成熟林高达30多米。云南温性针叶林有3个群系组、9个群系、18个群落。
8.竹林。为生长高大如树,植株密集成林的竹类植被。云南有竹种28属210余种,分布于全省热带、亚热带的湿性河谷、高原、山地直至亚高山,以不同种类构成水平和垂直分布。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一线的黄竹林(有7万公顷)和香糯竹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天然丛生竹林。滇东南红河、文山州分布的沙罗竹林、中华大节竹林、薄竹林、方竹林、长穗竹林等,是阔叶林砍伐后形成的。滇中高原的天然竹林,为林间小片散生的中小型竹林,如实心竹林、滑竹林等。滇西北中山和亚高山地区,温性针叶林间和林缘普遍分布小片竹林(或竹丛),主要是箭竹属和玉山竹属的竹种。滇东北属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几个县,植被与四川盆地边缘山地相似,是云南惟一的毛竹林分布区。面积较大的有筇竹林、方竹林(由永善方竹、金佛方竹、云南方竹组成)等。
9.稀树灌木草丛。稀树灌木草丛在云南分布较广泛,群落以草丛为主,其间散生灌木和乔木。灌木一般低矮,散生乔木一般生长不良。是热带、亚热带的原有森林长期不断地砍伐火烧下形成的一类次生植被。根据群落外貌及气候环境,划分为4个植被亚型,即干热性稀树灌木草丛、热性稀树灌木草丛、暖热性稀树灌木草丛、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12个群系。
10.灌丛。灌丛在云南分布广,类型多样,且具相对稳定性。有受气候条件限制形成的,如高山森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有受土壤条件限制形成的,如河滩灌丛、石灰岩灌丛;有受人为活动限制和环境条件限制形成的,如干热河谷旱生灌丛、亚高山灌丛等。云南灌丛划分为4个植被亚型,即寒温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干热灌丛、热性灌丛,10个群系组,18个群系,32个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