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四川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陆续建立。省级机构当时在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区党委时,分别设立有政研室或农村科。1952年9月合省后,四川省委根据中央人民政府8月7日召开的第17次会议精神,抽调原川南、川西、川北3个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的一些干部,于同年10月7日,建立了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工作重点是领导农业互助合作运动。1953年,改名为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部,内部相继设立办公室、一处、二处、三处和干部处等5个处室,人员编制67名。196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农林水办公室,实行“农村工作党政一肩挑”。1965年10月省委又成立农林政治部,与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农林水办公室各给编制40人,均下设1室3处。农林政治部主要管理农村基层和农口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干部工作;农林水办公室代表政府分管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行政管理工作。这两个机构,一直维持到1967年1月被“夺权”才结束。
“文革”期间,省级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先后在四川省生产委员会、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组生产指挥组、省革委生产指挥组下,分别设立了农业委员会、农业办公室、农业组。1971年改设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农业组,一直到1979年底。
1980年1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农业组改为省委农业办公室和省政府农业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内部设立办公室、公社经营管理处、农田基建处、科教处、调研处、政治处(管农口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还设有农业区划办公室,总共70多人。1983年1月,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将农办合并到计经委,实际上取消了省级的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可是实践不到半年,又感到农村工作问题很多,没有这样一个部门不行,乃于1983年7月成立了中共四川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内设6个处,编制50人,负责农村政策的调查研究和为省委提供决策意见。农研室的成立,作为党委的一个助手对农村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它不属政府序列,难以出面协调政府各农业厅局之间的关系。因此,1986年12月,省政府为了加强对农口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四川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与省委农研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人员编制增加了15名控制数。以后不久,又因强调党政分开,于1988年9月撤销农经委,保留农研室。这样的体制复归并未解决原有的矛盾,党政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感到很不顺手,于是在1990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农研室更名为省委和省政府的农村工作委员会,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行使党和政府的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职能,直至现在。
各地、县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历史沿革,与省里基本相似,只是在机构设置、名称、职能方面,各地体例不一,上下关系也没有理顺。

☚ (一)机构设置   二、农业管理机构 ☛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省级的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始建于1975年,当时的名称为社队企业管理办公室,设在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内。为了促进社队企业的发展,1977年4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决定正式成立四川省社队企业局,属省政府序列,厅级单位,归口计委,人员编制为60人。内设3处1室,即政治处、生产处、计划统计处、办公室。同年,各市、地、州政府相继成立社队企业局,编制一般25—45人。随之各县也逐步建立,到1978年底,基本上县级都有了社队企业局。省、市(地)、县三级社队企业局局长,由省长、市长(专员)、县长兼任。
1978年11月,四川省第二轻工业局并入社队企业局,撤销二轻局建制。四川省社队企业局机构编制、规格、归口部门不变。同年,各市、地、州和一部分县,社队企业局也与二轻局合并,一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1979年7月以后,恢复二轻局建制,省、地、县三级社队企业局与二轻局重新分开。
1983年,机构改革中将四川省社队企业局划归农牧厅管辖,改名四川省农牧厅社队企业局,降为二级局待遇。为了保持下面的稳定,各市、地、州、县社队企业局一律不动,机构级别不变。
1984年,省、地、县社队企业局更名为乡镇企业管理局。
1991年3月,四川省乡镇企业管理局从农牧厅划出,挂靠省农村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四川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党组;6月,四川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升格为一级局。

☚ (一)机构设置   六、气象管理机构 ☛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四川省的农业机械管理机构,是在50年代初期四川省农业厅农机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到1959年12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农业机械厅,才独立行使职能。当时设9处1室,共有职工130多人。
1963年8月,撤销农业机械厅,其有关业务和人员,分别并入四川省机械厅、水利电力厅和农业厅。省机械厅同时挂农业机械厅牌子,并下设农机公司;水电厅下设排灌处;农业厅下设农机局。
1968年,在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的计划组下设农机局。
1970年,成立四川省机械局革命领导小组,下设农机组。
1972年11月,成立四川省农业机械局,编制120人,负责全省的农机制造、供应、管理、维修、科研推广、教育培训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1978年3月,四川省农业机械局改组为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将农机生产制造的管理职能交给省机械厅,包括直属的12个农机主机厂和专业配件厂,以及归口管理的100多个地、县农机厂,均划归四川省机械厅管理。
1983年3月,四川省农机管理局并入农牧厅,降为二级局,改称四川省农牧厅农机管理局。
1991年2月,四川省农牧厅农机管理局更名为四川省农机管理局,仍归口农牧厅领导,其机构规格和职责任务不变。
各市、地、州农机管理机构,50年代是在农业、农林局内设农机科,或由专署农业科确定专人负责农机工作。60年代初期,各地均成立农业机械局;自省农机厅撤并后,有的与农业、机电工业合并,有的与水电、水利部门合并,成立农机科(组)或农机服务站。70年代前期,各地陆续恢复建制,成立农业机械局。80年代初,市、地、州的农机管理机构,有的并入机械工业局,同时挂农机管理局的牌子;有的改为机械农机局;有的改为农机管理服务公司;有的与水电合并,成立水电农机局;部分地区仍保留了农机管理局。至于县级农机管理机构的情况,与市、地、州的变化大体相同。

☚ (一)机构设置   九、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管理机构 ☛
000051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