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机务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机务管理

(二)机务管理

1.机具保养。黑龙江省的机务管理工作, 一贯坚持“防重于治, 养重于修”的方针。
50年代初, 试办国营拖拉机站时期, 主要采用原苏联的技术保养制度, 即根据拖拉机的工作时间或主燃油消耗量, 划分5级4号保养周期, 即班次保养和1号、2号、3号、4号保养。每号保养时应进行检查、调整、紧固、清洗、换油以及各系统的技术维修内容, 均分为作出规定。这个阶段由于贯彻执行制度好, 拖拉机完好率保持在87%以上。
1958年以后,农业社自营农业机械, 对技术保养不够重视, 机具技术状态逐年下降。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 1959年5月9日颁发了《人民公社机电设备管理规程(试行草案)》, 各地贯彻执行《规程》, 普遍建立了以维护保养为中心的任务管理制度。1963年国家第二次办站, 吸取以往经验修订了《拖拉机技术保养周期表》。当年, 全省农机站机具技术状态恢复到了1957年水平, 拖拉机完好率达到86%。
60年代。因 “文化大革命” 的冲击, 管理机构被砸烂, 大部分规章制度遭到破坏, 加之农业机械下放由社队经营, 一度管理混乱, 机具技术状态大幅度下降。据统计, 1970年拖拉机完好率仅为61.3%,比“文化大革命” 前下降20%~30%。到1972年,初步恢复建立了各项保养制度, 又一次修订了拖拉机技术保养规程, 实行5级保养周期。到1978年, 全省有70%以上的农机队、包车组做到了按时按号保养拖拉机、逐步扭转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混乱局面。全省拖拉机技术状态完好率, 由60%左右上升到70%以上。
2.机具保管。黑龙江省国营机站的拖拉机、零配件和油料保管, 都有专用库房, 专人保管。
60年代, 全省先后推广了林甸县、哈尔滨市滨江区, 重点是甘南县的场库建设和保养标准化的经验,共15个字。即机具保养做到洁(清洁)、排(排列整齐)、涂(涂上油脂)、垫(用砖、石、木块垫起来)、好(技术状态完好);农具停放场做到围 (有围墙)、锄 (锄杂草)、平 (场地平坦)、关 (关门上锁)、制 (管理制度); 零件保管做到分(分门别类)、摆(摆在架上)、悬 (应悬挂的挂起来)、装(精密件装箱)、清(数量帐目清)。70—80年代。社队集体经营, 一直推行三库 (拖拉机、零配件、油料库)、一场(农具停放场)、一棚 (易腐蚀、变形的农具入棚保管), 一室 (学习室、会议室)建设。1982年以前,全省农村大队农机队, 约有70%左右达到了上述标准, 三库建设普遍健全。1983年以后,农户自营拖拉机, 大队农机队被拆散, 农机保管工作陷于混乱。1986年以后随着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 村一级农机服务队不断加强, 农机管理有所改善。全省要求实现五有(即有机车库, 有农具停放场 (或棚), 有零件库, 有储油设备, 有安全防范设施)。1990年,全省新建的拖拉机库和农具停放场共有12515处, 使75%的链轨拖拉机可以入库保管, 89%的大型农具有了停放场。农村已有油罐3 549个, 标准油桶95 915个, 基本做到了储油有容器。并普遍建立了农机物资保管制度, 减少了损失浪费。到1995年, 全省共新建拖拉机库2万多个,大型农具停放场 (棚) 1.8万个,供油设施2 000台 (套) 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机管理水平。
3.油料管理。50年代初, 国家试办拖拉机站,油料的分配、供应和使用管理, 都归省农业厅负责。到60年代, 拖拉机下放社、队自营以后, 油料归农机和商业两家共管。商业部门负责计划供应,农机部门负责分配运输。到70年代, 油料的分配、供应全归商业(石油)部门负责, 农机部门只负责油料的使用管理和节油工作。到80年代, 农业用油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1983年初, 国家明确指出: “为了做到合理分配, 科学管理, 保证重点, 节约使用, 县级可试行农、商两家共管农业用柴油的办法。县农业(农机)部门进行分配……县商业 (石油供应) 部门积极配合, 做好供应”。1983年9月, 农牧渔业部、商业部联合下发了 《关于农用柴油分配供应管理办法》, 明确提出 “为了保证农用柴油用于农业生产,从1984年起, 国家对各省、市、自治区的农用柴油计划指标实行戴帽下达 (即在总指挥内, 列出其中农用柴油指标), 由农业 (农机) 部门分配、商业部门供应, 以农业 (农机) 部门为主做好农用柴油的分配,管理和节油工作, 使农用柴油在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上充分发挥作用”。从此, 农机部门掌握了农用柴油的分配、管理和节油工作的主动权。
根据国家农、商两部发布的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和商业厅制定了 《黑龙江省农用柴油分配供应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4.安全监理。黑龙江省农机安全工作, 在 “文化大革命” 以前, 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专业队伍加强管理。到1974年, 各级农机部门普遍建设了农机安全管理机构, 共配备专管人员116人, 兼职安全员1 532人。1980年省、地、县 (市) 都建立了农机管理站, 配备专、兼职安全员1 200人, 大队配有义务安全员1万多人, 形成了一支专群结合的农机安全监理网络。1990—1995年, 全省共配备专职农机安全员441人, 其中有工程技术人员390人, 占总人数88.4%。
为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全省先后制定了 《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章黑龙江补充规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划》、《黑龙江农机安全操作违章处罚规定》、《农机监理安全技术服务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等5项安全管理法规。
1992年12月5日黑龙江省政府颁布了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规定》, 使全省农机事故处理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事故调节具有法律效力, 从而提高了农机事故案件的处理速度, 有效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规定》, 1995年在全省农机系统, 开展了打 “两黑” (黑车、黑驾)和清理、整顿农机维修和销售两个市场活动。通过1年的严打和清理,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共清理无牌拖拉机95 079台, 清理无证驾驶人员94 150人; 审定农机维修网点3 953个, 使大型拖拉机和大型农具完好率达到88%。并完成各类农机培训29.3万人次。

☚ (一)生产管理   (三)财务管理 ☛
000072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