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畜牧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畜牧业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畜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畜牧业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曲折过程。1949—1957年,是四川畜牧业的恢复发展时期,猪、牛、羊头数有较大增长,但后期发展速度放慢。1957年,大牲畜存栏687万头,猪2 500万头,羊556万只,合计比1949年增长1.06倍,平均每年增长9.4%,其中人均占有猪肉6.1公斤,增长近2倍。1958—1962年,畜牧业生产步入低谷。其产值每年以12.1%的平均速度下滑,到1961年,竟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畜牧业产值还少;大牲畜只有617万头,接近于1952年;羊546万只,仅保持1957年的水平;生猪存栏量每年以500万头的速度递减,1961年末仅存栏1 100万头,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1963—1965年,畜牧业又开始恢复和发展。1965年与1957年相比,猪存栏增长41.1%,大牲畜增长8.15%(其中牛增长9.28%),羊增长26.3%,畜牧业产值增长15.8%。1966—1977年,由于“文革”干扰破坏,畜牧业出现了长期徘徊局面。10年中,生猪存栏仅增长46.8%,出栏反而减少,胴体重降低;大牲畜和羊几乎没有什么增加。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畜牧业 二、畜牧业内部产品结构和供求变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