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文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文化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山东分局和省政府为发展农村文化工作于1953年初建立了山东省美术工作室、山东省音乐工作组、山东省剧本创作室。在此基础上,对业务人员加以适当调整,于1957年1月正式成立了山东省群众艺术馆。它的主要任务是: 推广适合群众业余文艺活动的优秀节目; 搜集整理民间艺术作品,辅导群众文艺创作,特别是基层的群众文艺活动和创作; 促进各地文艺活动经验的交流。
各地市群众艺术馆,从1956年起相继建立。各地市群众艺术馆的建立,为各县文化馆、站的业务辅导,对民间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提高基层文艺骨干的表演、创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县文化馆在发展农村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辅导,更是起到了巩固前沿阵地的作用。文化馆的业务工作不仅简单表现为文化娱乐,它对科技的普及、科技信息的传递,乃至生产力的提高、社会风气的好转诸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对于一个县或市、区的文化氛围,文化馆担负的是龙头作用。
乡镇文化站始建于1951年,后来由于暂时的经济困难而撤销。1975年以后,在《关于建立民办公助文化站》的指示下,在当时的公社建制里建立了文化站,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站更进一步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截止1990年底,全省作为直接为农村文化服务的机构有:
省、市(地)群众艺术馆17个,594人;县(市、区)文化馆142个,2 533人;
乡镇文化站2 482个(其中农村集镇文化中心875个)2 666人;
村级文化室26 195个; 文化个体户17 960个;民间剧团260个; 群众文艺演出团队6 519个; 业余创作人员30 913人,一年中创作作品37 334件; 遍布全省的闲散艺人5 691人。
这是一支宏大的农村文化大军,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更多的是他们本身就是农民,他们为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表彰这些长年累月为农村文化辛勤耕耘的人们,1982年3月26日至4月1日山东省文化局在济南召开了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共有486人出席,其中先进集体代表98人,先进工作者202人,列席代表181人。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文化艺术工作的基层单位。目前,全省农村文化已基本形成省、市(地)、县、乡、村网络,在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着促进作用。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群众文化   (三)农村图书馆 ☛
000185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