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整顿高级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整顿高级社

(二) 整顿高级社

由于仓促组建高级社,遗留问题很多。如初级社之间财产、积累、债权债务问题; 新社员生产资料作价归公、股金征集问题; 高级社章程、领导机构问题等。尤其突出的是,从几十户、几十公顷耕地的初级社,猛然转为几百户、近六七百公顷耕地的高级社,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很不适应,经济工作出现了混乱以及劳动力窝工等现象。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对高级社进行整顿,解决遗留问题,提高质量,使之巩固即成为必要。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草案)》提出,争取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间内,或者更多一点时间,把所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巩固起来。1956年2月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一届四次会议提出,1956年农村的中心工作是开展增产运动,巩固提高农业生产合作社。2月15日中共天津市委农村工作部发出《关于并社转社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对自留地、土地典当关系、租种土地、私有苇田藕田果树的作价、社员股份基金、公积金等15个方面问题规定了具体解决办法。按照这些要求,从1956年4月开始,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组,分期分批对高级社进行系统整顿。同样,五县对整社也下了很大力量。整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制订章程,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凡是没有来得及制订社章或订得比较粗的,都制订或修改了社章。依据社章建立健全领导系统。社一层党的机构是总支部或支部,行政系统设立管委会和监委会,社长或主任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其职能和初级社时一样。管委会是对全社各项工作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统一领导的机构,管委会下设若干生产队,生产队是负责管理生产的基层单位。
2.合理解决遗留经济问题。新社员带到社内的牲畜、大车和其他农具,应当入社的果树、林木、苇地、藕地、鱼池、园田、渔船、网具等,未作价的,由评价委员会合理作价;作价偏高或偏低群众有意见的,重新作价。作价款扣除公有化基金后,多余部分作为社员投资,由高级社分年偿还;不足部分由政府发放的合作基金专项贷款解决,或由本人劳动收入中酌情扣交。公有化基金和投资标准,由各社根据需要,与社员商定,其分摊办法有按人口的,有按劳力的,也有二者兼顾的。老社员的公有化基金和投资,一般如数转给高级社,不再变动。也有一些社根据新情况作了适当调整。凡是没有给社员划拨自留地的,按规定标准划拨,以保证社员吃菜。同时,允许社员利用工余时间养猪、羊、鸡、鸭,发展家庭副业。
3.调整规模。社规模过大,尤其是联村社、联乡社,管理困难。调整社队规模被列为整社的一项基本任务。高级社由管委会、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的,改为管委会、生产队两级管理。经调整,蓟县高级社由133个调整为384个,生产队2 362个,平均每队32户左右。一乡一社或数乡一社的,一般都改为一村一社。到1957年底,天津市高级社有2 789个,社员495 807户,平均每社180户左右,耕地193公顷左右。这样的规模基本适应农村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当时的生产水平。
4.劳动管理。在总结初级社定额管理经验基础上,推行生产责任制,主要形式是“三包、一奖、四固定”,即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把土地、劳力、牲畜和农具固定给生产队。承包指标商定之后,生产队对社管委会,小组对生产队签订承包合同,按合同兑现。承包指标多数社一年一订。同时实行按定额记工,男女同工同酬。调动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尤其是调动了妇女的劳动积极性。东丽区崔家码头村妇女发挥了“半边天”作用,组织了全区妇女插秧队和“三八”耕作组,促进了生产发展。这个村的经验被收进《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
5.财务管理。针对农村社队干部出现的铺张浪费苗头,组织财务检查,严肃批评浪费行为,表扬勤俭办社的典型。各区县在理财方面下了很大力量。宝坻县抽调29名会计组成会计辅导团,分赴各社协助解决财务问题。在全县分片成立94个会计辅导站,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社队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各区县都建立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牲畜饲养使役管理等各项制度,使浪费现象大大减少,受到群众拥护。
6.收益分配。高级社取消土地股分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合作社和生产队集体所有,经济收益完全按劳动工分分配。分配顺序是,首先交纳农业税,然后按可分配收入计算扣留5%左右公积金,扣留2%公益金。剩余部分按劳动工分分给社员。
这次整社历时一年,于1957年4月结束。整社推动了农业发展。1957年天津市的农业总产值3.4亿元,比1952年增长19.1%,比1955年增长6.3%;粮食总产7.2亿千克,比1952年增长29.2%,比1955年增长14.2%。

☚ (一) 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人民公社 ☛

(二) 整顿高级社

(二) 整顿高级社

1956年发展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大部分是由上而下发号召,将初级社、互助组及部分单干户合并而成,工作粗糙,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 (一) 发展历程   1.存在问题 ☛
000301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