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教育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教育改革

(二)教育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湖南农村中小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即村办初小, 联村办完小或高小, 乡办中心小学和初中, 县办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这一体制, 有力地调动了农村各级党政领导以及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 使教育投入明显增加,校舍设施显著改善, 教师待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员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逐步推开, 从而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农职业中学, 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从80年代中期开始, 逐步将农村的一批普通中学改办为农村职业中学, 并新办了一批农村职业中学。1995年, 高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的49% (不含技工学校)。
教育经费的 “五个口子”。1985年, 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 中, 为教育投资开辟了 “五个口子”:
❶教育经费 (每年) 增长的比例, 省级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的5%以上; 地、州、市、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的2%以上, 机动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 各级都不得低于20%;
❷乡财政主要用于教育;
❸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应有15%~20%用于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的维修;
❹开征城乡教育附加;
❺1986年省拨教育基建费增加1 000万元, 以后逐步增加, 达到占总投资20%以上。这项富有地方特色的举措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全省普通高中、初中分别于1989年、1990年实行统一毕业会考。毕业会考属水平考试, 它与选拔考试具有明显的区别, 坚持按教学计划设置考试科目, 命题坚持“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选拔考试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冲击, 规范了文凭发放的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学生的流失。初中招生考试实行 “一张试卷五分流”, 即初中毕业会考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普高、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招生的文化成绩依据。会考制度的实施充分地发挥了导向、评估、检测的功能, 促进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
中心小学和省重点中学建设。为了发挥乡镇中心小学在乡镇小学教育中的骨干示范作用, 湖南将合格中心学校建设作为 “普六”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 充分发挥中心小学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的“三中心”作用。1992年, 全省对省重点中学重新验收挂牌, 按照 “改革、实验、示范、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 的要求, 全省掀起了争取省重点中学的热潮。1995年全省有30所中学被授予为 “省重点中学”。
教学改革。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紧紧围绕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积极推进,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首先,改革德育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围绕着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目标, 对学校德育观、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如何改革进行了研究, 对优化德育环境, 形成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进行了探索。隆回县建华学区的 “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的实验研究, 成效显著, 曾多次受到党中央以及国家教委的肯定。临澧县“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的实验, 历时8年, 初步形成比较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长沙市西区的礼仪教育、道县一中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从1991年始, 全省实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评定, 统一规定了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标准、比例、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的教法改革实验, 已在全省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再次, 积极推广教改成果。全省重点推广的教改成果主要有 “注意识字、提前读写”、“复式教学”、“三算结合”, 湘潭市的 “班级管理”、汨罗市的 “教育目标管理” 等。

☚ (一)发展历程   二、农村职业教育 ☛
000138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