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广牧草种植
边区牲畜大多数是放牧,由于牧草不佳, 牲畜容易得病。1942年, 边区推广种植苜蓿0.15万公顷, 1943年边区政府从关中分区调运大量苜蓿种子到示范区, 发给农民种植。推广区域包括延安、安塞、甘泉、志丹、富县、靖边、定边、盐池、曲子、环县、庆阳等10个县。牧草种植中,尤以靖边县成效最为显著。1941年春季靖边牲畜大批死亡, 为了降低牲畜死亡率, 从1942年起, 靖边县用种苜蓿、修草园、割秋草、栽柳树、挖草根等办法解决牧草问题。1942年靖边县种植133公顷苜蓿,修筑267公顷草园, 割了几百万千克秋草。1942年全县繁殖的6万余只羔羊大都存活; 死亡率很低; 羊、牛、驴、马等除个别地方病死以外, 死亡率大大降低。靖边的成功经验, 受到边区政府的表扬, 并在全边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