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
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对农业的投入虽有较大增长, 但与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投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 1953—1978年, 全国平均每公顷耕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481.65元, 而黑龙江省同期只有124.05元; 1949—1979年, 农业贷款全国平均每公顷1 995元, 黑龙江省只有136.5元; 1950—1978年水利投资全国平均每公顷420元, 黑龙江省为180元。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所占的份额自“六五” 以来逐渐下降。由于对农业的投资不足, 造成农业基础薄弱, 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抗灾能力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农业投入虽然逐年稳定增长, 但科技和物资投入依然不足, 大大制约着农业生产向深广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