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平原区
山地丘陵区以南以50米等高线为界,是广大的堆积平原,总面积11 124.85平方千米,海拔多在2~6米之间,坡降0.1%~3%。在平原区内有大小洼地84个,面积近2400平方千米。平原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冲积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等次一级地貌类型区。
1.洼地。指平原中与周围高差1~2米,封闭或半封闭、相对低洼的碟形区,面积2 398.2平方千米。一般洼底高程0.9~3.3米,坡降0.05%~0.1%,地下水埋深0.3~1.1米,矿化度37克/升。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天津市的平原水库均分布在洼地内,经过多年的开发改造和环境的变迁,原积水洼淀已弃洼兴田,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见表1-1-2)。
表1-1-2 天津市平原区主要洼地特征
名称 | 类型 | 成因 | 地理位置 | 面积 | 洼底 高程 (米) | 坡降 | 地下水 | 土壤类型 | 备注 |
平方 千米 | 水位(米) | 矿化 度克/升 |
三角淀 | 决口 洼地 | 河成 | 武清县西部 | 99.2 | 5~5.5 | 1/万~5/万 | 0.6~2.9 | 1~3 | 潮土 | |
东淀 | 杨柳青西部 | 13.8 | 3.5~4.0 | 1/万~5/万 | 1.5~2 | 2以下 | 潮土为主,次为湿 潮土 | |
青甸洼 | 扇 间 洼 地 | 河 成 | 蓟县南部 | 60.8 | 3.0~4.0 | 1/万~2/万 | 0.5~1.0 | 0.5~1.5 | 湿潮土为主 | |
太和洼 | 蓟县南部 | 23.6 | 1.7~2.1 | 1/万 | 1~2 | 0.5~1.5 | 轻度盐化潮土,湿 潮土 | |
大钟庄洼 | 宝坻县东部 | 121.6 | 1.8~2.5 | 1/万~2/万 | 0.5~2 | 0.5~1.5 | 潮土为主局部湿潮 土 | |
黄庄洼 | 河 海 成 | 宝坻县东南部 | 190.4 | 1.9~2.1 | 1/万 | 0.5~1.0 | 2.5~4 | 潮土为主局部盐化 湿潮土 | |
里自沽洼 | 宝坻县南部 | 150.0 | 2.6~2.7 | 1/万 | 0.5~1.0 | 2~3 | 盐化潮土为主次为 湿潮土 | |
大黄堡洼 | 武清县东南部 | 159.2 | 2.1~2.3 | 1/万 | 0.6~1.0 | 3~5 | 脱水湿潮土 | |
贾口洼 | 静海县西北部 | 129.2 | 3.0~3.1 | 1/万 | 1~2 | 3~4 | 典型潮土为主部分 湿潮土 | |
团泊洼 | 静海县东部 | 360.8 | 2.4~2.6 | 1/万 | 0.8~1.5 | 3~5 | 盐化潮土 | |
南淀 | 市区东北部 | 39.6 | 2.0~2.4 | 0.5/万~1/万 | 0.5~1.0 | 1~10 | 盐化湿潮土 | |
七里海 | 古 泻 湖 | 海 成 | 宁河县西部 | 153.2 | 1.7~1.9 | 1/万 | 0.7~1.1 | 3~5 | 湿潮土为主 | |
黄港洼 | 塘沽区与东丽 区交接处 | 262.5 | 2.0~2.4 | 0.5/万~1/万 | 0.5~1.0 | 1~10 | 盐化湿潮土 | |
官港洼 |
塘沽区西南部 | 37.2 | 0.9~3.3 | 1/万~5/万 | 1.0~1.2 | 5~10 | 盐化湿潮土 | |
大港洼 |
大港区及黄骅 县北部 | 563.9 | 0.9~3.3 | 0.5/万~1/万 | 1.0~1.2 | 5~6 | 盐化湿潮土 | 面积包括 南北大港 |
滨海沼泽洼地 | 海成 | 汉沽区东南部 | 33.2 | 1.5~2.7 | 0.5/万~1/万 | 0.3~0.4 | 3~7 | 盐化草甸沼泽土 | |
2.冲积洪积平原。位于北部山地丘陵区以南,蓟县大堼上至侯家营一线以北 (大体与5米等高线一致)。系由间歇性的暂时流水所搬运的洪积扇沉积物组成,面积860.4平方千米。因蓟运河水系的州河及其支流在平原往返回荡,不断侵蚀、堆积,地表趋向夷平。
3.冲积平原。由宝坻县王卜庄—武清县崔黄口—西青区杨柳青一线以西,面积1 658.4平方千米,系由河流沉积堆积而成,区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程海拔9.2米,东部高程海拔2.5米。该区土层肥厚,适宜栽培大部分农作物。
4.海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以东,汉沽区—塘沽区—甜水井一线以西,面积7430.8平方千米。底部以海积为主,海生化石极为丰富。由于黄河多次改道,搬运大量泥沙覆盖在海相地层之上,海河水系为主的河网密布全区。
5.海积平原。位于海积冲积平原以东和海啸所达上界 (汉沽区蔡家堡—驴驹河一线) 之间的狭长地界,面积795.6平方千米。海水可通过河流或水道涌入本区,区内多盐田和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