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师资队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师资队伍

(二) 师资队伍

1949年, 上海郊县 (含后来划归上海的十个县) 的各类小学教师总数有7 500人;以后则逐年增加。1966年, 郊县小学教师数已突破2万人。此后25年间, 郊县各类小学教师数稳定在2.3万~2.7万人之间。1996年, 郊县小学教师数为1.56万人。郊县小学教师为普及义务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 上海教育学院成立, 由市教育局领导,开展在职教师进修工作, 并对区 (县) 红专学院(校)业务进行指导。从1958—1962年, 上海各区县都建立了教师红专学院 (校), 郊县小学教师的进修、行政干部的轮训、教学骨干的培养、提高, 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 都由县教师红专学校 (校) 负责; 有的红专学校还开设了师范班。
为适应农村学生不误劳动, 就地读书的需要,1964年创办了耕读小学。1965年, 上海郊县农村有耕读小学1333所, 3900余名学生, 占郊县小学生总数的5.6%。当时耕读小学的教师, 大部分由回乡知识青年(初中毕业生) 担任, 另外部分是由生产大队的会计员、记工员、业余学校教师兼任。耕读小学的举办, 提高了边远郊县农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
80年代, 郊县恢复了松江师范学校, 新建了崇明师范学校, 各县教师进修学校都设立了师范部, 学制两年, 培养小学和幼儿园师资。1983年, 根据教育部指示, 并经上海市政府教卫办公室批准, 上海10个郊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改为中师建制, 享受中等师范学校同等待遇。1986年以后, 上海各所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有30%分配到郊县小学任教。从1977—1984年,郊县各教育局举办郊县小学行政干部轮训班, 共轮训2 868人。90年代, 上海郊县的教师进修与干部培训工作更趋规范化、制度化, 并开辟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在职教师进修途径, 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岗位职务培训, 组织高校教师送教上门,原地进修。1990年, 郊县小学专任教师中, 中师及高中毕业生已占70.5%。

☚ (一) 概况   三、中学 ☛

(二) 师资队伍

(二) 师资队伍

1949年, 上海郊县共有教师数0.12万人(含以后划归上海的10个县); 1965年, 郊县中学教师数为0.38万人; 1977年郊县中学教师数首次突破2万人。此后到1996年, 上海郊县的中学教师数一般在1.1万~1.9万人之间。
1962年, 各县全部建立教师红专学校, 负责初中主要学科教师的业务进修与教学指导。高中各学科及初中部分学科教师的进修, 划由上海教育学院负责。此外, 各中学普遍以学科教研组为基础, 结合教学实践, 采取老带新、熟帮生、公办带民办、总结交流经验等方式, 培养提高教师。“文化大革命” 前, 上海已形成市—县两级教师进修机构和市—县—学校三级教师进修的业余网络。一些教师还在业余时间参加华东师大函授培训或电视大学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郊县的教师进修学校被迫撤销,人员遣散。
粉碎“四人帮”以后,师资培训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六五”时期,郊县也形成了与市里相配套的学科齐全的师资培训网。到1990年,上海郊县3 165名高中教师中,有1 833人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占郊县高中教师总数的60%;郊县12 924名初中教师中,有2 000人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占郊县初中教师总数的15.5%。从1987年开始,郊县教师还参加了全市教师的《教材教法合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考试。市教育学院开设了电视教育师资培训讲座,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了辅导站。
90年代中期,上海出现初中入学高峰期,郊县中学师资严重紧缺,为解决矛盾,在保证落实郊县计划招收的师范生外,采取了定向委托培养、培养优秀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家乡任教,引进外省市骨干教师充实郊县边缘地区学校以及组织应届高校毕业生到郊县学校顶岗支教(每届两年)等措施。1997年,上海向国家教委申请了80万师范补助经费,全部下拨给六个郊县教师进修学校,用于配置多媒体设备。

☚ (一)概况   四、教育改革 ☛
000099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