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工业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工业 (二)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工业经历了由“封闭自给型”向“开放商品型”的转变,到1996年,场办国有工业企业共达775家,涉及食品、制药、饲料、建材、机电、化工等30多个行业、2 0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啤酒、饮料、乳制品、罐头、碾米、红砖、水泥、石灰石、服装、机械及其零配件等。其中,部优产品20多个。199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亿元,占全省农垦工农业总产值的45%。农垦工业已成为全省农垦经济的支柱。 ☚ (一)农业 (三)第三产业 ☛ (二)工业 (二)工业把局、场、队、户4级工业作为发展垦区经济的主体, 以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建材工业为3大支柱, 积极发展项目小、投资少、效益高的“短、平、快”企业。围绕重点产品、出口产品、名优产品, 积极引进、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既有广阔市场, 又能发挥地方优势的拳头产品, 逐步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工业基础。如兴凯湖农场造纸工业;八五一○农场的焦炭工业; 九三、宝泉岭管理局的制糖工业; 八五一一农场的食品工业; 八五○农场的糖乳工业等。同时积极扶持队办企业, 以迅速吸收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如江滨农场二十一队采取职工集资的办法, 大办加工业, 1984年生产大麦芽428吨,产值37万元, 不仅满足本场啤酒厂所需, 还远销省外。该队又利用盛产土豆的优势, 兴办粉条加工业;利用新栽黑加仑果汁优势, 上黑加仑果汁车间。1985年工业产值达60.6万元, 占工业总产值43%。1995年, 全垦区工业生产重点是搞好产权制度改革、抓好龙头企业、强化企业集团优势, 推出 “北大荒”、“完达山”等名牌系列产品, 采取了有效的促销手段, 扩大了垦区工业产品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销售产值大大增加,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亏损面继续缩小。 ☚ (一)农业 (三)第三产业 ☛ (二)工业 (二)工业农垦工业是农垦经济的重要支柱。1978年前,农垦工业主要围绕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陋就简地办起一批农副产品的初加工和农机具的修理厂,门类少、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属封闭性自给型生产。改革开放后,农垦工业从围绕农业办工业转向围绕市场办工业, 发展步伐十分迅速。1995年, 全省农垦系统有12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41个场办工业企业; 从业职工17103人, 占全省农垦职工总数的22.4%;工业产值14.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1.9%,比1978年翻了4番;实现工业利润7243万元。1990—1995年农垦工业累计盈利2亿元,成为农垦利润的主要来源。
2.行业和产品结构。1995年,福建农垦工业已基本形成了以资源为基础,以食品、建材行业为主体,包括电力、造纸、化工、饲料、纺织、林产、印刷、机械、服装、医药等20多个行业,精制茶、罐头、奶制品等300多个产品的工业生产体系(表4-7-3、4)。
3.技术改造。1990—1995年,农垦企业投入技改资金6 000多万元,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对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一批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开发了一批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有20多个企业分别达到国家二级和三级计量合格企业的要求。 4.创优工业产品。1985年后,农垦系统工业企业开展创造优质工业产品活动,先后获得部优和省优的产品有:福州农工商茶厂茉莉花茶,安溪芦田茶场的特级铁观音、特级黄金桂,溪茶一枝花,政和稻香茶场的三级茉莉花茶,福州市乳品厂的多维麦乳精,龙海程溪农场造漆厂的F01—1酚醛清漆,东宝山水泥厂的425#普通水泥,长泰古农农场的机砖和将乐综合农场的清漆木碗等12个。福州市康乐乳品厂生产的粒粒橙产品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并曾获国际儿童博览会金奖。 ☚ (一)农业 (三)建筑业 ☛ (二)工业 (二)工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1978年, 全省共有乡、村办工业企业21 569个, 实现产值80 525万元,分别占全省乡镇工业企业总数、总产值的52.26%和75.94%。到1995年, 全省乡镇工业企业发展到444 194个, 工业产值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6.69%。乡、村工业产值中, 轻工业占49%, 重工业占51%; 在轻工业产值中,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55.23%, 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占44.77%。目前,全省乡、村工业共有36个生产行业, 其中: 建材、食品、采矿、机电、竹木加工、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品、电力、饲料和工艺品等11个行业是全省乡镇工业的支柱。 ☚ (一)农业 1.建材工业 ☛ (二)工业 (二)工业建场初期的工业, 都是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简单加工业或作坊式的手工业。主要是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农产品粗加工, 如粮食加工、木竹制品加工和简易的农机修造等, 基本上是围绕农业办工业, 办好工业促农业, 以及 “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 的格局。直到60年代中后期, 农垦工业企业才有较大发展。当时不少场抓住因 “文化大革命”动乱所造成的城市部分工厂停工停产, 市场日用品短缺的机遇, 利用自己的优势, 因地、因场制宜的发展当时市场急需的工业产品, 如水泥、造纸、制药、纺织器材、火柴、羽绒制品、畜产品加工业,促使江西农垦工业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到1978年, 全省农垦工业企业由 1965年的288个, 增加到581个, 翻了1番多, 工业产值达2.18亿元, 比1965年的6 102万元, 翻了近2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垦工业因受计划经济束缚较小,很快实现了全方位放开,因而获得了更大发展。截至1995年,全省农垦工业企业发展到1 022个,工业总产值为4.45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与1978年相比,增加2.27亿元,翻了1番多。产品种类跨32个行业,共3 000多个品种,其中:轻工业产品724个,产值达35.3亿元,以食品加工业产品最多,计102个;次为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等,产品共98个。农垦工业有不少产品,与全国农垦工业或全省同行业相比,还是佼佼者。1990年,羽绒制品年产500万件,电风扇年产31.7万台,气门芯年产4 200万只,铜金矿2 018吨,均居全国农垦第1位;活性炭年产59 586吨,名列全国农垦第3位;机制纸年产43 479吨,发电量年产9 493万千瓦/时,名列全国农垦第4位;原煤年产225 321吨,名列全国农垦第6位。和全省同行业相比,气门芯、巧克力糖各占100%,羽绒制品占80%,活性炭占70%,电风扇占63%,毛线占60%,味精占50%,纺织器材、铜金矿各占40%。在农垦系统的工业产品中,有不少是名特优新产品。到1992年底止,被评为国优的产品有8个,部优90个,省优280个。如共青垦殖场生产的鸭鸭羽绒系列制品,红星垦殖场生产的饲料粉碎机系列产品,萍乡市万龙山垦殖场(现为飞碟集团)生产的电风扇等电器系列产品,奉新县东风垦殖场生产的竹编工艺系列产品,以及庐山、井冈山垦殖场生产的庐山云雾茶和井冈翠绿茶,婺源县鄣公山垦殖场生产的雨前茶,等等。均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受到客户青睐。农垦工业有150多种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出口总金额折合人民币为5.4亿元,主要产品产量是:活性炭5 618吨,茶叶332吨,羽绒制品261万件,竹编工艺23万件,蔬菜罐头845吨。 ☚ 4.水产业 (三)商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